青蛙冬眠的时间和地点

人气:423 ℃/2023-07-14 10:46:37

青蛙一般在秋末天气变冷时在水底或洞穴开始冬眠。青蛙是两栖动物,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会蛰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气变暖时再回到水中繁殖。

青蛙之所以要冬眠,是因为青蛙无法调节自己的体温,当天气冷的时候,体温过低,青蛙的行动就会变得迟缓,而且冬天昆虫是无法生存的,青蛙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来源。

冬眠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

一些异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青蛙冬眠具体的过程

青蛙为什么要冬眠?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全年最冷的时候,很多人早已拿出了过冬必备套装—秋衣秋裤。这么冷的天,在外边呼吸都显得如刀割身体一般,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冬眠去……像青蛙一样……

同样是生物,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而青蛙需要呢?

青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又是冷血动物,它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青蛙就钻进泥土里,不吃不动,处于睡眠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这就是为什么青蛙要冬眠的缘由。因此,冬眠是动物为了适应严寒的外界环境的一种生存方法。

青蛙在冬眠时,一冬不吃东西也不会饿死。因为它们早就开始了冬眠的准备工作:从夏季开始,青蛙便在自己的身体内部逐渐积累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等到冬眠期来临,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已经相当多了,就显得肥胖起来。所积累的这些营养物质,足够满足整个冬眠过程中身体的需要。尽管在身体内积累大量营养物质,可是冬眠期长达数月之久,怎么够用呢?

原来动物在冬眠期间,伏在窝里不吃也不动,或者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体温也降低,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非常微弱,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也就相对减少了,所以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是足够供应的。等到身体内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快要用光时,冬眠期也将结束了。冬眠过后的动物,身体显得非常瘦弱,醒来后要吞食大量食物来补充营养,以便尽快恢复身体常态。

因为我们人类不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一直保持在37℃左右,身体机能仍然会保持平稳的运行和代谢的,如果尝试着一直睡下去的话,会饿得受不了的……

我们再来看下青蛙冬眠时期身体储存的能量变化:

青蛙活动期蛙肝内含有的丰富RNA与磷脂、碱性磷酸酶反应较强;但糖原与中性脂肪都很少。

冬眠前期肝内糖原与中性脂肪增多, RNA减少。

冬眠期间肝内糖原与中性脂肪显著增多,碱性磷酸酶反应比活动期减弱,RNA与磷脂含量甚少。

到了冬眠后期RNA渐增多,糖原减少且呈阴管型分布,中性脂肪大部被消耗,残留的中性脂肪聚集于中央静脉周围。

那么有人问,RNA是啥?

在细胞中,根据结构功能的不同,RNA主要分三类,即tRNA、rRNA以及mRNA。mRNA是依据DNA序列转录而成的蛋白质合成模板;tRNA是mRNA上遗传密码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部分,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机械。也就是说,身体基本的代谢和生命活动是离不开RNA的!

青蛙冬眠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使劲吃,吃胖了睡觉,睡一觉就瘦了,然后起来继续吃!唉,真羡慕!(本文转自【授渔水产】。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青蛙冬眠水产养殖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