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九个儿子分别都叫什么 龙九子的寓意

人气:345 ℃/2023-07-14 16:27:53

龙的九个儿子分别叫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的九个儿子均为不成龙的形态,并且各有所长。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直至明朝才明确龙九子是哪九种动物,因此也有人认为貔貅和囚牛等是龙子。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龙的九个儿子分别都叫什么。

龙九子分别是什么

1、赑屃:形似龟,是老六,平生好负重,其形象为石碑下的龟趺。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大禹治水时收服了赑屃,并服从大禹的指挥进行治水,推山挖沟,疏遍河道。后来大禹担心赑屃作乱,因此搬来石碑让其驮着。

2、螭吻:形似兽,是老九,平生好斗,其形象为殿台角上的走兽。《太平御览》记载“鱼虬”为螭吻的前身,属水性,其原型可能是深海大鲸。螭吻喜欢东张西望,常被应用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以一剑固定之。

3、蒲牢:形似龙而小,排行第四,性好吼,其形象为洪钟上的龙形兽。蒲牢虽为龙子,但却害怕鲸鱼,若鲸鱼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因此人们把蒲牢铸为钟纽,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

4、狴犴:形似虎,是老七,头顶有独角,平生好讼并有威力,其形象为狱门或衙门两侧装饰的虎头形。传说狴犴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其威风凛凛的形象,因此多装饰在狱门和官衙大堂两侧。

5、饕餮:形似狼或羊身人面,贪食好饮,是贪欲的象征,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其头部形状做装饰。另外钟鼎彝器上也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贪于饮食和贪婪财物的人常被称为饕餮之徒。

6、蚣蝮:头部有点像龙,但比龙头扁平,头顶有一对犄角,并且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蚣蝮性喜水,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喜欢吃水妖,因此常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

7、睚眦:豺身龙首,是老二,性好杀,其形象多刻镂于刀环、刀柄、龙吞口。这些武器刻上睚眦后,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另外睚眦不仅装饰在兵器上,更大量应用在仪仗和宫殿守卫的武器上,显得更加威严庄重。

8、狻猊:形似狮,是老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并喜烟火性,其形象多用来装饰佛座和香炉的脚部。相传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在汉代时跟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

9、椒图:形似螺蚌,是第九子,性好闭,反感别人进入其巢穴,因此其形象多为装饰于门的铺首衔环。椒图遇到外敌侵犯会闭紧壳口,人们将其应用在门上,取其“紧闭”之意,以求平安。另外椒图性好僻静、忠于职守,因此常被装饰在大门铁环兽或挡门的石鼓上。

龙九子的寓意

以上就是对“龙的九个儿子分别都叫什么”的介绍,除此之外,龙九子也蕴含不同的含义。比如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可以用来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另外总的来说,由于龙九子的形象多饰于建筑或器物上,因此这实则是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祈福平安、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望。

龙生的九子分别管什么

龙生九子你知道是哪些吗?生活中见到也不认识,赶快让自己涨知识

在中国有一句古语,“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对于龙到底生了多少我们不好说,在古代数字大多数都是约数词,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龙生九子,到底是哪九子,咱们往下看!

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我们主要以年份偏老并已经被后人整理成书的《中国吉祥图说》来了解具体是哪九子。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老三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4.四子蒲牢(pú láo),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于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鸱(chī)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对于龙生九子分享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于龙的九子有些争议,对此,你们有何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