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最易发生在降雨与地震期间。降雨对滑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渗入,导致斜坡的土石层饱和,增加了土石重量导致滑坡。而地震则是由于地震造成的土石内部结构发生破坏与变化,从而使结构面张烈且松弛造成滑坡。
而产生滑坡的最基本条件则是斜坡提前要有滑动空间,两侧要有切割面。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丘陵地段,最基本的地形就是山体多,山势抖,土壤的结构疏松而且很容易积水,沟谷河流又遍布在山体之间相互切割。
斜坡本身也具有松散的土层、碎石土以及风化壳还有半成岩土层。只要这些地层的抗剪强度低,就会很容易发生形面下滑。
而坚硬岩石中的岩石抗剪强度会较大,能够承受住较大的剪切力也不会发生变形滑动。
汛期遇到山体滑坡如何防范自救?
汛期,暴雨天气多发,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据统计,80%以上的滑坡、崩塌发生在雨季,尤其是降雨过程或雨后一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山体垮塌。所以在汛期,一定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一定不要暴雨时在山谷中行走,听到山谷中有声响而不在乎。
万一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办?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要向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逃离时不要朝着滑坡方向跑,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如驾车经过滑坡地区,要严密观察,注意路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查看清楚前方道路是否存有塌方、沟壑等,以免发生危险。发现前方马上就要塌方的情况,要立即停车,不要以为车速快可以冲过去而去冒险。无法驾车逃离,则要果断弃车。
(来源: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