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

人气:193 ℃/2023-07-15 08:02:59

社会公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奉献社会的道德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目标指向,所有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等都要体现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

社会公德简称“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公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奉献社会吗

肖秀荣1000题在线答疑1小时

#肖秀荣1000题答疑# 在线答疑1小时,同学们有关于《1000题》的问题可以在本微博下评论留言,提问请注明页码题号,具体哪个选项不懂,越详细越好。已报名全程班的同学可以通过专属教学群答疑,我每周至少会有两次集中答疑。

(1) 老师我觉着100题的c选项是对的呀,他只是在说真理的相对性

(2) 肖秀荣教授: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是真理了。但这个真理性认识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层次、方面的正确反映。但你不能说它被推翻了,在这个范围内,真理就是真理

(3)第36页,第100题的C选项,书上说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不就是意味着已经确定的真理会被推翻吗,那为什么C选项是错误的

(4) 肖秀荣教授:转化那是条件和范围变了。真理不能被推翻,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它是主客观的符合,在这个范围、条件下,真理就是真理,与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你可以说原有的真理在这个新的条件下不适用了(甚至可以说变成谬误了),但不能说已经确定的真理被推翻了

(5)第8页单选68题,为什么选B项?为什么A项不正确?看了解析还是不太懂

(6) 肖秀荣教授::原评论因为设置无法回复,就回复在这了。题干最后问的从哲学上讲,哲学上的否定指辩证否定,也就是事物的自我否定。鸡蛋从外面打破是一种外在的否定(质变),只有内在的否定(正常的新陈代谢)鸡蛋孵化成小鸡是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

(7)32页多选68题为什么D项不属于否定之否定呢?解析说它没有体现“反复”,不太理解这是指?从奴隶到封建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全部都是否定前面的吗?

(8) 肖秀荣教授:否定之否定是要求两次否定之后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回复。ABC的第一个和第三个阶段都是这样,是更高级别的“团结”、“实践”和“辩证法”。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奴隶社会的回复,D错误。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9) :精讲精练上有个答案,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它没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记得高中这属于错误说法啊,还有像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说法会不会有歧义呀,可以回一下嘛,感谢

(10) 肖秀荣教授:书上原话,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等于是有语境的

(11) 这里56题的C选项不太明白错在哪里了... 好像也没看出题中在讲矛盾的主要方面...

(12) 肖秀荣教授:这个我解析里说了啊,题干并没有提到要取代这个技术的新事物,不涉及否定和质变。矛盾的主要方面意思是说,区块链技术尽管也有缺点或者说问题,但看问题要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好的一面还是普遍看好的

(13) 第六页第49题,大海捞针为什么是抽象可能,我觉得大海捞针现在也能做到啊只不过有点困难,能做到为什么不是现在可能,还有就是什么是抽象可能,能多举几个例子吗?各位老师们

(14) 肖秀荣教授:大海捞针现在做不到,未来有可能做到,这就叫抽象的可能。区别抽象可能和现实可能就是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这在48题的解析里非常详细地解释了,49题就不再过多解释,直接给结论了

(15) 老师,政治目标八十分,选择题正确率应该控制在多少?我现在看近代史,单选题正确率平均不到80%,多选70%左右。

(16) 肖秀荣教授:80分的话选择题至少要40 甚至拿到45左右,分析题近年平均水平就是30分,主观题毕竟不是完全受自己控制的,所以要想高分就要选择题尽量冲高

(17) 老师什么开始背书比较合适!

(18) 肖秀荣教授:大量背诵一般要到11月份的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有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适当背一背

(19) 想问一下94的CD选项看了解析还不太能理解唯心主义观点看真理

(20) 肖秀荣教授:主观真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把主观的东西当作真理的标准,用认识检验认识。比如B观念和主体感觉,都是主观的东西。C思维和先验形式,也是思维和意识自身的同一。D对人有用,这也是主观判断,属于实用主义。

(21) 肖老师请问15题为什么选b啊

(22) 肖秀荣教授:这个书上也讲了的啊,恩格斯关乎物质的定义就已经有这个意思了“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就是从个性中抽象除了共性(客观实在性)

(23) 想问这个题为什么不选B呢

(24) 肖秀荣教授:不是“各部门内”,是各个部门,不是部门内部,利润平均化是各个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同一个部门内部,还是存在超额利润的,就是率先提高技术和管理的资本家可能获得更多利润

(25) 老师 一千题第158页第141题,为什么不选A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就是A吗

(26) 肖秀荣教授:A本身正确但不符题意,所答非所问

(27) 肖大大,请问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2次结合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2次历史性飞跃是一回事吗?

(28) 肖秀荣教授:一个是从过程讲的,一个是从结果讲的,两次结合的成果就是两次历史性飞跃

(29) 请问老师 1000题需要刷三遍吗!

(30) 肖秀荣教授:如果时间够,三遍是最合理的。第一遍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趁热打铁。第二遍可以一个学科或者一个大板块一起做,加强记忆。第三遍只做之前做错的题,重点过一下挖坑的干扰项

(31) 马原单选55题。A选项。斗争本身就是发展。为什么不对?

(32) 肖秀荣教授:这我解析里都说得很清楚了啊,并不是任何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的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3) 31页第55题,“先试点再推广”的辩证法依据为什么要选D,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不能选A?

(34) 肖秀荣教授:个性和共性也就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别和一般,在个别地方试点发现这个东西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

(35) 老师,你好马原单选第145题的答案里说:"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所以国家发现的一些纪念钞(纸钞)是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吗?

(36) 肖秀荣教授:这个就不要自己理解了,纸币有通货膨胀或者信用的问题,不能执行贮藏手段

(37) 老师您好想问下精讲精练p31的第60题中的B选项: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为什么不选呢

(38) 肖秀荣教授:不符题意,题干材料没有这个意思

(39) 第六页46题,我知道ACD是说法错误的,但是不明白B项和题干的关系,怎么体现了题意呢?

(40) 肖秀荣教授:46题正确答案是D啊

(41) 肖教授好,1000题第145页29题D选项为什么不选,是因为“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说法不恰当么?精讲精练上说的是“戊戌变法运动”。

(42) 肖秀荣教授:后面解析解释了啊,维新与守旧的论战不涉及革命的问题,是错在D里说的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后面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才是讨论这个问题

(43) 【第5页35题选项D】“矛盾双方相互转换,推动事物的发展”为什么这句是说法错误?精讲精练里矛盾的同一性不是有一句“矛盾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发展”吗?这两句是有什么不同吗?谢谢肖大大

(44) 肖秀荣教授:不符题意啊,问的以上材料说明。而且同一性那里讲的也是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泛泛的说推动事物发展,最恰当的还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推动事物的发展”,也就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5) 肖大大,这道题目马克思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我连题干都读不懂,所以整道题都不会做

(46) 肖秀荣教授:书上具体讲了,为了追求超额利润,不停的改进技术,使得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就导致了可变资本相对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肖秀荣教授:这个其实意思就是说,资本家雇佣工人劳动,不是为了工人有活干,也不是简单的为了生产商品而雇人,而是为了能获得剩余价值,使得资本增殖。即使雇更多的工人可以生产更多的东西,但如果这样做资本不增殖或者增殖得少,资本家也不会去干的。所以过剩是相对的,这些人不是没有工作能力

(47) 第2页第9题C、D选项

(48) 肖秀荣教授:后面解析说了啊,C错误因为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是区分可知论、不可知论,不是辩证法形而上学。D基本上就是题干的重复。这道题主要是通过干扰项明确这几个概念,正确选项其实很容易

(49) 43页,152D选项,货币是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不是历史范畴,历史范畴的界定是什么

(50) 肖秀荣教授:历史范畴就是说这个东西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都有的。现在有商品,但原始社会没有商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也没有商品,这就叫历史的

(51) 肖老师,精讲精练第45页仿真模拟题多远第8题,自由和必然不太懂能简单概率概括一下吗,谢谢

(52) 肖秀荣教授:通俗点讲,必然就是规律,揭示出一种指向未来的必定如此的趋势,只有遵从必然性来指导行动,我们才能获得自由。自由就是认识规律,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53) 老师,44页166,关于转移、创造,生产资料、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54) 肖秀荣教授: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实体,这是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这个一一对应关系先要搞清楚。具体劳动不能创造价值,但可以转移不变资本(生产资料那些)的价值,抽象劳动再创造出(或者叫补偿)可变资本那部分(也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55) 71页第82题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81题又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不可以结合的肖老师81题C选项的解析是否有错误呢?

(56) 肖秀荣教授:没有错,多了“经济”二字是不一样的。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可以结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能结合,这个意思是在资源配置中谁起决定作用(计划还是市场),只能一个起决定作用,所以要么是市场经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要么是计划经济(计划起决定性作用),不可能结合。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考研新青年

(57) 请问A选项是为什么错误呐解析上没有原因[皱眉]

(58) 肖秀荣教授:你想说的是不同的实践方法、手段之类的。实践标准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这么一个标准。

(59) 经典真题5 (2010年单选第四题)

(60) 肖秀荣教授:资本的定义是什么?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为什么能带来剩余价值,就是因为可以买来劳动力这种商品,然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1) 肖老师,我是一名二战学生,目前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完成了1000题的马原和思修法基部分想问老师的问题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是奉献社会那么是否有社会公德的最高层次的要求呢?知道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遵纪守法。1000题185页76题的D选项,求肖老师翻牌~

(62) 肖秀荣教授:我只能说目前教材里没有这个提法。思修这门课基本上只能严格按教材选,不像毛中特有非常清晰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上可查的标准提法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