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叫做冰墩墩,英文叫Bing Dwen Dwen。冰墩墩的整体形象类似航天员,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头部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并装饰彩色光环。
冰墩墩由广州美术学院设计,于2019年9月17日晚正式亮相,其形象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的精神。
冰墩墩的外形抛弃了传统元素,采用了与冰晶外壳相结合的特色,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的特点,象征了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充满未来感、时代感、速度感。
冰字象征纯洁、坚韧不拔、顽强坚毅,墩墩寓意敦厚、敦实、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这个名字象征了运动员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精神。
2022年11月29日 晴 -1℃—-8℃ 吉祥物
入冬以来首次白天气温甩到零下,家里关了2道门,依然能感受到从门缝带来的寒气,不放心的检查四周窗户确定没有打开,只是风太大,屋里都能切身感受到冷气。
零下最适合的体育项目是滑雪,回想冬奥会还是今年举办的。
重温一下冰墩墩的诞生记。
广美有三幅作品入选,一幅是二踢脚鞭炮、一幅冰糖葫芦、一幅是两个雪球的结合体。
林存真教授向广美团队表示,以冰糖葫芦为主体的造型继续设计,鞭炮和两个雪球不用再继续考虑。
冰糖葫芦固然有年味,有中国传统元素在其中,但它毕竟是一款食物,能否承担得起冬奥会宏大的主题,广美的设计团队离开北京后在怀疑。怎么改?团队没谱。
“糖葫芦前面的‘冰’,绝不能丢。”某种程度上,这个“冰”一直为“冰墩墩”最后的脱颖而出埋下伏笔。
在确定冰壳 动物的路线后,决定再次启用熊猫形象。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盼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福娃,以及很多商标、图案都在用熊猫。如何能做到与众不同?关键是如何去赋予熊猫新的理念、演绎方式。
冬奥会吉祥物起名字的难点在于,要中国人读起来顺口,理念表达得好,还要外国人读起来顺口、容易理解。
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吉祥物名字没有单独注册,例如‘欢欢’、‘迎迎’很早被抢注,此次,国际奥委会对于产权也提了要求,对起名字又加了一重难度。
经过重重筛选,“冰墩墩”这个名字浮出水面。
‘冰墩墩’最开始是‘冰墩儿’,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儿化音名字。冰墩墩形象最初的创意来源于冰糖葫芦,冰糖葫芦也可以叫糖墩儿。与冰一结合,就可以产生一个名字叫‘冰墩儿’。
冬奥组委去网上查,“冰墩儿”没有重名。但考虑到对中国的南方人和外国友人来说,儿化音太难,改成了“冰墩墩”。
通过查重,将“冰墩墩”完成注册,英文名字为“ Dwen Dwen”。
“冰墩墩”成功当选2022年北京冬奥会官方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