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家庭美德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尊老爱幼是良好的家庭道德传统,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男女平等指在家庭生活的各方面,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权力,负有同等义务。
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勤俭持家是我国家庭的传统美德。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大有益处。
“创文知识你知我知”内容 (第二十九期 )
1.个人品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人正直、对人友善、诚实守信、待人宽容、自立自强
2.如何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遍的行为准则,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规范效力,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道德操守。社会公德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普遍树立了公德观念。
(1)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社会公德调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遵守社会公德,既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
(2)奉献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爱心是遵守公德的情感起点和根基。在公共生活中平等对待他人,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人,越来越重要。奉献爱心,遵守公德,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社会公德的整体水平与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社会公德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待于每个公民从自己做起,身体力行。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