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的别称和雅称

人气:393 ℃/2023-07-18 11:28:40

头发的别称和雅称有:云鬓、青丝、烦恼丝、霜发等。“云鬓”的意思是女子鬓发盛美如云,“青丝”比喻黑头发,而“烦恼丝”是佛家的说法,“霜发”指的是白发。

头发是生长在头部的毛发,不是器官,不含有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

头发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或者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

严重营养不良和疾病,以及过度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可使头发提早变白,早生白发则与遗传素质或精神状态有关。

头发的别称和雅称一个字

青丝白发总关情,云鬓堕髻皆有意

古人一向唯美至极,受之父母的顶上毛发,常常被他们单称为“发”,砍掉一个“头”字,“发”称呼起来真的文雅了许多。

若仅止于称“发”,似乎只能满足巷陌野老的口味,还不能充盈心思更加灵秀的诗人。诗人们将“发”与自己丰富的生命体验联系起来,赋予了“发”各式各样的雅称:“青丝”、“乌丝”、“黄发”、“墨鬓”、“云鬓”、“雪鬓”、“华发”、“秋霜”……

古诗人的审美思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过一撮毛发,经过他们一番体验与琢磨,竟能创造出这么多贴切生动的“发象”。

古诗中的这些“发象”意蕴深远,以对人物细微的体貌刻画,传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传统诗词、民俗文化的一分子。

发,是时间的表征,是人生年华的昭示

岁月无敌,人老发亦衰。“发”随着岁月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诗人于“发”的改变中发现了时间流逝的痕迹。这在古诗中得到了最淋漓的展现。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李白)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

绿鬓都无白发侵。醉时拈笔越精神。”(辛弃疾)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送隐者一绝》)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从发色上看,墨发、青丝、绿鬓、黑发、云髻象征着青春年华;雪发、白发、华发、秋霜代表着衰老颓败。

从发量上看,“发短”、发疏(“不胜簪”)、发落(“不胜秋”),昭示着年衰容槁。

诗人将发色、发量的变化融入对时光流逝、岁月过隙的思考中,使毛发具有了鲜明的时间表征义。

但,时间的无情流逝,毕竟不是好事,所以头发的时间表征义,大多出现在人生境途非常不如意的时候,诗人回视自我,眼见韶华已逝,身体老衰,而曾经的愿望与志向再也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实现。于是,焦灼不已,悲叹不已,这种凝重的悲痛感,寄托在了对“青丝”到“雪发”的细节刻画中。

“发”生于顶上,与诗人同喜同悲,历经人生的风霜雨雪,总能深入诗人内心的柔软处。

另一方面,诗人以发“白”、发“疏”描绘的衰老枯槁貌,大多指的是男子,几乎不涉及女子。

大约,在封建时代,社会的责任与苦难大多由男人来承担,女人不能随便抛头露面,主要负责貌美如花,围着家庭转就好,压力小了很多。

诗人描摹女子之发,大多是美的,或者凄美的。读诗,你很少看到女子顶上不胜簪。这一诗歌现象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古代男子对女子的主要期许除了生育,就是要美,能多美就多美。

女子之发,多用于雕饰个人美貌或生活情态。

美髻衬丽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

“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只有清香暗度,堕髻簪珥玉,曾赋清游”(宋·朱雍)

云鬓轻梳蝉翼,蛾眉淡拂春山。”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吾雏》唐])

青、乌、翠,以这些色彩词修饰“发”,渲染出了发色的墨黑,青春的气息。

“云”字,写出了发髻之高,之飘逸轻灵,点染了女子的仙气美。

“高”髻、“堕”髻,描摹了发髻的朝向,凸显了整体妆容的轮廓。

诗人写女子之发,大都以美发衬托女子柔美之态,刻画青春年华女子如诗如画的雪容靧面。

梳发含“情”态

诗人借女子梳妆的动作展示其内心细腻的情感。

温庭筠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写女子早早起床梳洗打扮,然后立于望江楼上等待归人。女子梳妆,是为了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归人,梳妆的动作展示了望夫女子内心对归人强烈的期待。

李清照“日晚倦梳头”,一个“倦”动作写出了她生活的颓态,进而展示了她避难浙江金华之时的凄苦日常。

发乱显意趣

写女子之“发”也并不都是美的,有时候故意以发“乱”来展示女子清新活泼的性格以及充满趣味的闺中生活。

“玉筝弹未彻,凤髻钗脱”。

“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谌《渔父词/渔父》)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女子发钗脱落,发髻歪斜散乱,这看似不合封建女子礼训,但这恰恰显示了略微超出礼仪界限的活泼之状。

发”或束或散,展露人格气度与立世姿态

古人对仪表是有明确要求的,《弟子规》中直接点明“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是以,“冠”正,可窥不凡气度。古人喜好以衣冠的肃然来增添人格魅力。

“筹边头发竖,入阵骨毛轻。战马惜如命,宝刀都有名。”(宋·高翥《李将》)

“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刘向《列女传》)

“人臣束发,老而弥固,则必有贤明之助焉。”(清·钱谦益)

束发而就大学”(《大戴礼记》)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 (唐·《山中道士》)

束起头发,整齐而冠是一种端肃姿态,与之相反的“散发”、“披发”则是另一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散发,其实也源于对仪表的重视,正是因为古人异常重视“发”礼,所以有时“刻意”违背“发”礼,无疑是对既有规则和世俗礼仪的大胆突破,进而彰显个人脱俗的立世姿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

散发乘夕凉,卧闲敞。”(孟浩然)

“ 延熹末,党事将作, 闳遂散发绝世,欲投迹深林。”( 《袁闳传》)

“不如归蓬门,散发自闲适。” (清·黄鷟来《咏怀》之一)

诗人刻意散发,既是对既有礼俗的宣战,对失意官场的委弃,也是对自身放达、卷狂不拘、闲散幽游天性的释放。“散发”逐渐演化成了避世隐居的代名词,亦包藏了散淡自由的人生之趣。

“散发”这一“行为意象”被沿用至今,当代不少影视作品以此来刻画人物形象特点,最著名的当属陈嘉上导演的《武状元苏乞儿》。苏乞儿一开始是个贵公子,有钱任性,狂放不羁。导演给他的造型就是长发披散,衣着慵肥。剧中,他时而挥掷千金,时而癫狂大笑,时而怪诞不经,任性任性。“散发”这一造型很有力烘托了他这样的人设。

一头青丝陌上客,万般缱绻岁月流。

会读诗中“发”,才得诗中意。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