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泰伯,也称太伯,死后葬在了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后来其故居改建为祠堂,便是现在的泰伯墓。泰伯墓,又称吴王墩、皇陵,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泰伯墓是江苏省无锡市唯一的一个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旅游景点。
泰伯是商末周国人,是周太王的儿子,还有弟弟仲雍和季历,周太王想立季历继承王位,以便传给季历的儿子昌,泰伯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于是带着弟弟仲雍避奔梅里,并在那里拓荒耕地,传播中原文化。
半月谈丨“新吴区”:3000年邂逅30年
“新吴区”:3000年邂逅30年
半月谈记者 何磊静
如果不曾走进位于江苏无锡东南部的无锡高新区,不少人对这里的印象仅是“产业发达”“厂房林立”。殊不知,这片2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留存着厚重的历史文脉,散发出江南吴地文明的独特气质。
无锡高新区另一个名字是“新吴区”。“吴”即为纪念泰伯所建的“勾吴古国”,彰显吴文化基因,“新”则寓意站上新起点、实现新跨越。3000年前泰伯奔吴,在此点燃江南繁荣的火种,今年恰逢无锡高新区成立30周年,当地以锐意创新之姿,擎起高质量发展的熊熊火炬。
千年历史文脉
在无锡高新区,多数人听过“泰伯奔吴”的故事。泰伯是3000多年前陕西岐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按照当时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他为了满足父亲将部落首领之位传给三弟、发扬光大部落的想法,3次辞让王位,最终带着当时相对先进的黄河文明,一路跋山涉水到无锡梅里(今无锡高新区梅村街道)。
泰伯初到时,梅里还是荒蛮之地。泰伯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人,和他们一起开发江南,还带领人们兴修水利,开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在泰伯及追随者、当地人的共同开拓下,原本人烟稀少、土地肥沃的梅里地区逐渐成为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泰伯也被推举为部族首领,创建了“勾吴古国”,孕育出江南文化核心之一的吴文化,并将开拓创新、崇德至善的精神融入当地后人血脉之中。
图为无锡高新区伯渎河畔的风光,受访者供图
后世人为纪念泰伯造福江南的业绩,在伯渎河畔建造了泰伯庙,每年正月初九泰伯生日,设有泰伯庙会。这是无锡一年中的首个庙会,城乡百姓朝拜盛况历年不衰。2014年,泰伯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考古专家在无锡高新区发现了梅里遗址。据认定,该遗址为商周时期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加之出土陶鬲等主要分布于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文物,这更为“泰伯奔吴”等历史记载提供了考古研究线索。
今年9月,在原址上建造的梅里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1941平方米,通过实物展览、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展现了梅里遗址的文化内涵。据梅里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将成为无锡乃至江苏省传播吴文化的新平台和弘扬泰伯精神的新基地。
传承吴文化精神
有文化学者表示,吴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重义轻利不同,其所具有的尚德纳善、义利兼顾的特点既拓展了中华文化“崇德”传统,同时追求在道德约束下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兼重义利的文化传统加速了商业渗透和人才合理转移,其所表现的价值观极易与当代社会发展契合。
在无锡这座我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能感受到这份文化精神的传承。当地由吴语沿袭的方言中赞誉一个人,常用“交易”一词,意为该人可靠、有能力,可见吴文化的基因已深度融入当地社会发展。
图为无锡高新区的梅里古镇街景,新华社记者 何磊静 摄
无锡高新区是吴文化的核心区,以伯渎河为主轴,无锡60%以上的吴文化资源集中在高新区,从梅村到鸿山形成吴文化资源集中带。比如梅村以吴文化为核心元素,以“生产、生活、生态”为文旅理念,打造成为“宜游、宜文、宜娱、宜商”的一站式文化旅游休闲生活目的地。
面对企业多、节奏快的城市紧绷状态,无锡高新区坚持开发利用生态宜居和吴地文化的自然人文禀赋。伯渎河沿岸风光旖旎,一条长长的彩色健步道蜿蜒于河畔,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散步休憩、跑步锻炼。这得益于当地进行的伯渎河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当地不仅将这里建设成了一处“网红”景点,更打造出总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复合型全龄化运动高架乐园,服务周边居民群众。
“泰伯奔吴”涵养的吴文化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之中,还孕育出了无锡高新区“开放、创新、务实、争先”的高新区精神。高新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建区30年来,当地持续挖掘和弘扬吴文化的内在精神、时代价值,延续文化根脉、留住吴地记忆,加速促进文化与产业、文化与城市的有机融合,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打造现代新城
正如泰伯带动梅里地区人们利用当时的先进手段和理念开拓江南文明,在时代潮流中,这片土地上的后人不断锐意创新:近现代孕育民族工商业、催生“苏南模式”,如今加速打造国际化产业高地、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说,当地始终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衷,奋斗不息、创业不止,将占地5.45平方公里的偏僻郊区、农田阡陌发展为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的经济大区、实力强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锡高新区系统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成为无锡乃至江苏的现代产业高地,在全国高新区版图中强势崛起。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加速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及数字产业、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特色鲜明;一跃成为备受外资青睐的投资热土,发展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和欧美组团;精心引入新老商业品牌,生活娱乐购物空间齐全,过去10年来人均GDP从20万元提升至31.5万元,位居全省城区第一。
站在30年的新起点上,无锡高新区提出将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并制定相关产城融合三年行动计划,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行动、智能制造升级行动、国际城区建设行动、人文品质提升行动、绿色低碳示范行动和城市精细治理行动,高质量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