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资本主义的形成有共同的前提———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普遍联系建立,没有科学技术的革命、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普遍交往的建立,是不会有资本主义产生和世界历史形成。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
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在中国,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主要由于历史专业的分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对举,几乎把世界历史作为外国历史的代称。
2022考研政治新增考点《马原》部分
1.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但即使是计算能力最强大、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也不能取代或超越人类智能。第一,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不具备情感、信念、意志等人类意识形式。第二,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第三,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2、交往及其作用。交往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间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交往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交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第三,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第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普遍交往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和路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观察、分析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