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主要内涵

人气:169 ℃/2023-07-20 21:25:01

沂蒙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人民的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楷模和典型。

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3年11月25日,*********总书记在临沂考察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群体”这个词是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因为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一种群体自觉的精神创造,说到底,沂蒙精神是一种人民精神,沂蒙山是一座由人民精神铸就的山。

沂蒙精神的主要内涵和特征

沂蒙精神,永不褪色

沂蒙,一片红色的沃土,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被誉为“智圣”的诸葛亮、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颜真卿、被誉为“算圣”的刘洪、被誉为“孝圣”的王祥等诸多名家,他们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同样,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以她们为代表的沂蒙精神,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沂蒙精神的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总书记把沂蒙精神的特质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沂蒙精神的典型代表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六姐妹主动挑起了村里的拥军支前重担,并且为部队当向导,还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六姐妹和乡亲们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还给部队洗了几百身衣服,做了几百双鞋,十分辛苦。不仅如此,六姐妹还来回的搬运子弹,来回都是二十多公里的山路。为了做军鞋,六姐妹更是彻夜不眠,胳膊还有大腿都磨起了泡,手指也变了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姐妹继续延续对子弟兵的动人情景,姐妹们把精心缝制的鞋垫送到战士们手中、矢志不渝地拥军,又谱写新时期继续为党、为国家作出新贡献的美丽篇章。

翻阅历史,伟大的沂蒙精神让我们无比动容,书写脱贫攻坚现代画卷,沂蒙精神同样让我们心潮澎湃。

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沂蒙老区为沂蒙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继续指引着老区人民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04年,再一次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GDP过千亿,人均过万元,成为老区经济的强力领跑;2016年至2019年,临沂全市有1275个贫困村摘帽、45.1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4.85%到2019年基本“归零”。老区人民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在红色沂蒙正竖起一座无愧于历史的“脱贫丰碑”。

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山东卫视的纪录片《沂蒙扶贫六姐妹》将在4月7日-8日播出,不妨打开电视,重温一下这永不褪色的沂蒙精神,给心灵一次红色洗礼。

(编辑:齐鲁杂谈 杨凡 杨本敬)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