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是没有31号的,无论那一年都没有,有31号的月份是一月份、三月份、五月份、七月份、八月份、十月份、十二月份,这七个月有31号,其他月份除了二月是只有28号外,其他剩下的月份都是只有30号。
11月是一年中的第11个月份,英文名是November,位于十月和十二月之间农历十一月称作冬月。
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
公历每年11月22日-23日之间,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12个月中的不同月份的不同天数是被人规定还是根据客观规律
在我们生活中日历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有着计算节日、气候、农业耕种与丰收等作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那它是怎么被制定的呢?
首先,农历也称阴历,它是围绕着月亮而产生的历法,有人说二十四节气在地球绕日轨道上有固定的的点,而365天不能被整除,所以诞生了阴历闰年。公历又称阳历,它是基于太阳的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圈是365.242天,所以每四年就多了一天,于是有了阳历闰年。在一定程度来说闰年的产生离不开自然客观规律。
老一辈的人他们都习惯于阴历的历法,这其实与当时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在古时,江中的航线也是用阴历计算的,通常时候,涨潮时利于往上游航行,而退潮时有助于往下走,他们以15天为一个周期,也是每个阴历包含两个周期,此外,他们也依靠阴历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活动,不过在很多人眼中它更重要的是能计算节日,除夕、元宵、端午、中秋这些节日在人们心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阴历它没有31号,它主要追溯月亮的移动速度来定,快一点的月份29天,慢一点的30天,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线上时,就把它确定为阴历月份的初一。
关于阳历呢,它跟阴历的计算方式恰恰不同,是被人规定的。
古罗马时期,撒凯大帝他废除旧历,并规定一年分十二个月,单数的月份为31天,双数的日子为30天。
后来,维大屋掌权,他出生于八月,为了彰显他的权贵他将本来30天的八月改成了31,又为了避免七八九都为31天,于是又将9月和11月改成了30天,10月和12月改成了31天,由于这样算下来一年中会多出一天,于是专门在执行死刑的2月扣除一天,且这种算法一直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