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路大火为何封水泥窗户

人气:190 ℃/2023-07-22 01:33:26

因为该大楼已经不具备居住条件了,从外观上看,大楼整体基本上已经被大火熏黑,让人看了之后就很是压抑,大窗户都已经用篦子封了起来。而如今,该大楼被火烧的痕迹基本也被洗去,看上去更像是一栋烂尾楼。

2010年的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的一栋高层公寓发生了起火事件,大火主要的起火点在10层到12层之间。

大火发生后,楼中的大部分居民都得到了撤离,但是仍有很多来不及撤离的人,在大火中遇难。

据后来的统计,上海胶州路的大火事件造成了58人遇难,超过70人受伤入院,而起火的原因则是因为无证电焊工的违章操作引起。

胶州路大火为何封水泥窗户图

鑫居安提醒,这种火场“避险”方式真的靠谱吗?

12月29日凌晨,彰化福兴乡一栋透天厝发生火警,返家过节的18岁詹姓男大学生和其49岁母亲分别受困在3楼及2楼浴室内身亡。

逃过一劫的詹父表示,火灾发生时他人正在2楼睡觉,因为听见1楼一直有“啵、啵、啵”声音便起床下楼查看,结果就发现一楼已经全被浓烟覆盖,他吓得立刻拉开铁卷门冲出,狂喊“失火了”向旁边的住户求救,邻居听到则立刻协助报警。

大学生返家遇恶火,5窗3门全堵,阻断逃生路,母子双亡

据了解,失火的屋子是钢筋水泥住宅,前后有5窗3门全被堵死,一楼是屋主做汽车电机营业,堆置大量杂物,二楼以上前后均有加有铁窗,房间都是易燃的木板隔间,火势一发不可收拾,4楼顶楼又加盖严重影响逃生机会,推测2名死者发现起火后,无法逃离才会躲入浴室,详细起火原因仍待调查。

消防人员表示,睡在2楼的詹姓屋主,发现1楼起火时,打开铁卷门,此时外面强风灌进屋内助长火势,让浓烟直往楼上窜升,詹姓屋主的妻、儿,躲在厕所影响逃生机会,正确做法应将房间关住,并堵住空隙,防止浓烟进入,并立即求救,争取存活时间。

浴室(厕所)塑胶或木门,并没有防火功能,火灾时会烧熔(图/桃园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警惕这个误区

其实过去就有消防局指出,许多人误以为“有水的地方最安全”,所以发生火灾时就躲进浴室,但一般浴室的门为了排气,一定会留通风缝隙,导致根本无法阻绝浓烟。另外,浴室的门板多半是木门或塑胶门,并没有防火功能,一接触火源就烧熔了,加上若浴室没有设置对外窗口的话,空气无法流通,也无法呼救,“躲浴室等于送死”。

若是发现房门外已经充满浓烟,此时就应该“关门”躲回房间,接着立刻用毛巾等物品封好门隙,避免毒烟窜入,“关门”绝对是关键,再来用湿毛巾或布类蒙住口鼻,等待救援或想办法对外求救,争取活命机会。

母子一同命丧火窟,实在令人鼻酸,而悲剧背后的教训,我们更需警惕!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有水的地方最安全”,所以发生火灾时会躲进浴室、卫生间内避难,先前也确实有人躲卫生间内成功自救:

2013年6月21日,浙江宁波镇海一对母子躲在卫生间里,采用浇水、堵门、排烟等方式成功从火场中自救并逃生,被消防部门赞为“堪称教科书式自救典范”。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都是躲在浴室(卫生间)内,为何最终的结局不一样呢?

由于台湾彰化的火灾事故详情还有待调查,且两起事故的事发过程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小编也无法给出答案。

事实上,“起火后,可以躲进浴室、卫生间内等待救援吗?”这个问题本身就不能简单地用“可以”或“不可以”来解答。

什么情况下,浴室/卫生间可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发生火灾时,如果所有的安全通道都被切断,这时可以退到浴室、卫生间内短暂避难。进入浴室、卫生间后,应将门窗关紧,缝隙堵严,拧开所有水龙头放水,这样便于取水泼洒门窗降温。

什么样的浴室、卫生间可以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卫生间有可开启外窗且可供人员紧急通行、卫生间靠近道路(小区道路、城市道路)、有水、有门,以便于消防人员救援及防烟避险。

近年来,曾发生多起起火后躲进浴室最终遇难的悲剧:

2017年,台湾苗栗后龙一处铁皮屋发生火灾,造成8人死亡,其中有3名女性在厕所中丧生。

2012年,台湾桃园大溪两姐妹受困火场,姐姐躲在浴室不幸丧生,逃到阳台的妹妹则被救出。

2010年,上海胶州路高层建筑火灾中,一名女高中生躲到了卫生间内。在起火两小时后,3名消防队员从大楼上层成功疏散了11名居民,而这名女高中生却不幸遇难。

一个个案例证明,浴室、卫生间内避火并不是自救的最好办法,所以火场逃生时千万别不顾实际情况就随意躲在里面。事后的救,远不及事前的防!每个家庭都要制定一个消防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提高防灾能力,不给火灾发生机会。

家庭防火注意事项

春节将至,家庭用电量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个老化的插座、一根超期服役的电线看似小小的“*********”,却可能酿成一场损失惨重的火灾。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到,做好预防十分有必要!

居家防火“七不要”

一不要

生产、生活用火不要掉以轻心

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一些农村居民在从事烧荒等农业生产用火作业时,一旦燃烧失控,很容易引发火灾,甚至造成“连营”火灾。

二不要

不要让家用电器带“病”工作

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要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另外,选好插座对避免火灾同样重要。

三不要

不要乱丢烟头

一些居民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风天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四不要

不要让儿童******,做好监护工作

一些家长往往对孩子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使一些小孩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玩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烧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五不要

不要随地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

家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气钢瓶、气体打火机等。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不要让孩子接触这些危险品。

六不要

不要用电暖器烘烤衣物

有的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经常使用电暖器、电炉子等取暖设备,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温度也很高,有些人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事实上,这种做法危险性很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七不要

不要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对阳台和窗户进行密封

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许多市民将阳台和窗户进行了密封,这直接造成了室内空气无法与室外空气交替。一旦出现液化气泄露,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居民在使用燃气后,要将灶前阀关闭。如一旦发生液化气泄露,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不能动用明火。

鑫居安提醒:

春节将至,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普遍增多,火灾风险大幅增加。在家庭中,要谨防扔烟头、电器故障、烤火取暖、小孩******、气体泄漏等引发的火灾。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家庭负责!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