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日常健康监测

人气:360 ℃/2023-07-24 12:53:34

日常健康监测是指是指在主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点是针对自身依然存在的潜在风险,从对本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出发,应做好体温、症状等日常监测。

关于健康监测小知识

日常健康监测不同于居家隔离。居家隔离要求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单人单间居住,除就医等特殊情况外不得离家出门。日常健康监测则强调少外出、不聚集,切实控制活动范围,期间每天向村居(社区)或单位报告体温、症状情况。

提倡日常健康监测期间远程办公、居家办公。需前往工作场所的,须向单位报告,错时上下班,限定活动范围,工作期间设立单独场所并不得与他人接触,不在使用集中式空调的场所办公,不进入单位食堂就餐。

日常健康监测期间保持乐观心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每日做好体温测量、症状监测并记录,定时向管控责任人反馈健康状况。期满至综合服务点进行1次免费核酸检测。

什么是日常健康监测人员

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有何区别?中疾控回应

11月22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处置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有记者提问,对于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措施,由此前的“3天居家健康监测”改为“3天居家隔离”,请问这样的调整出于怎样的考虑?居家健康监测和居家隔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条件下可以居家隔离?居家隔离需要注意什么?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根据今年7-8月份,我们对于第九版防控方案评估实践的结果,发现密切接触者5天内阳性检出的比例达到94.5%,7天达到99.7%,前期发布会已经发布过这个数据。所以,由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后续的风险采取3天居家隔离的方式兜住,也就是说加大了后续3天的管控力度。做这样的优化调整,不仅节约了集中隔离资源,还能最大限度的管住风险,提高防控效率。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对于采取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有什么主要区别,这两类人员感染风险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在整个管理要求上也是不一样的。首先是居家隔离的人员,这就要求在隔离期间赋码,本人和共同居住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包括共同居住的人员,拒绝一切探访,期间核酸检测由社区组织采样人员上门采集。当然,在隔离期间因为就医等需要外出的时候,社区要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在管理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如果确实因为有就医的需求需要外出的,这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要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但是有很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不限制其共同居住人员的活动。这是两者在管理措施方面的区别。

王丽萍介绍,基本要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才能够实行居家隔离:一是单独居住,或者一套房屋里能有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的独立,隔离室外要放置桌凳,主要是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需要;二是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三是房间如果使用空调系统通风的话,应该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全空气系统应关闭回风。这是对于通风方面的要求;四是房间内要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的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满足这样一些条件才可以进行居家隔离。

在居家隔离期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一是隔离人员和同住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确实需要就医外出的人员,要专人专车闭环管理;二是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并且要把每天健康监测的结果报告社区进行医学观察的管理人员;三是做好个人防护,居家隔离人员在日常活动,要限制在他的隔离房间内,同住人员尽量不进入隔离房间。当然,如果是居家隔离人员为哺乳期母亲,这种情形就是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婴儿,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四是隔离期间要做好室内通风消毒,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还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等防疫工作要求。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