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立冬的习俗有进补、食蔗、炒香饭,以前潮汕地区立冬还有吃“炣饭”的习俗,在潮汕,还有很多人会在立冬这天捶“橄榄散”,据说立冬日捶的“橄榄散”最不易坏,所以就留到这一天来做。
潮汕人讲究立冬进补,认为立冬日是进补的最佳日子,进补药膳用的中药材有人参、当归、枸杞、西洋参等,药膳常用的食材有乌鸡、鹧鸪、鹌鹑、水鸭等。
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人认为在立冬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起到滋补的功效,这几天潮汕到处都是甘蔗摊。
立冬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深受潮汕民众喜爱,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浓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饭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今天立冬了,潮汕人如何过立冬,立冬有什么习俗呢?
立冬
建始也
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是终了的意思
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在古时候
人们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基本简介
立冬节气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
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立,建始也”
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
下半年平均气温
降到10℃以下为冬季
“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
与黄淮地区的
气候规律基本吻合
最北部的漠河
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
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
北京于10月下旬
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
长江流域的冬季
要到“小雪”节气前后
才真正开始!
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意味着开始进入冬季。立冬过后,天明显黑得更早,防寒保暖也显得更加重要。
潮汕地区立冬习俗
今天立冬啦,立冬时节潮汕地区都有的食俗:食补、食蔗、食炣饭(攀饭),你都吃了吗?
【潮汕立冬习俗:进补、食蔗、炣香饭】
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被潮人所传承。从古代吃“炣饭”到进补、食蔗、炒香饭,反映了潮汕民众崇尚自然、追随节令、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立冬食炣饭】
潮汕地区立冬吃“炣饭”的习俗其实在远古时期就有了,潮汕地区俗谚说“十月十吃炣饭”,10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时候,加上当时的白萝卜、小蒜、新鲜的猪肉等,一道简单美味的炣饭就做成了。据介绍,“炣”是指烹饪的方式,指用火烧,它体现了潮菜丰富的烹饪方式。立冬也有“吃炣饭、保平安”的说法,小时候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吃炣饭就会保平安,但有好吃的东西自然是兴高采烈的。炣饭的起源一个是因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潮汕人用收获的各种食物做成炣饭拜祭祖先神明;二是有取“平安”“丰收”的意头!
炣饭的材料按各人喜好搭配,常见的有虾米、猪肉、芋头、菜头、腊肠、香菇、猴力、地豆仁等,在米饭将熟时将物料放入一起焖熟就可以了!
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深受潮汕民众喜爱。营养价值丰富,口感浓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饭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立冬食蔗】
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先人认为在立冬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起到滋补的功效。
潮汕本地甘蔗每年八九月份便开始上市,一直持续到次年的清明节前后,销售期长达半年,在潮汕地区属于节令水果,且售价不高。甘蔗基本产自澄海区和周边潮州、揭阳等地区,路程短够新鲜。
据称甘蔗还是口腔的“清洁工”,由于甘蔗纤维多,在反复咀嚼时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样,把残留在口腔及牙缝中的垢物一扫而净,从而能提高牙齿的自洁和抗龋能力。难怪潮汕有“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谚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