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各个年龄段的雅称有:女子1岁:牙牙,2岁:孩提,7岁:髫年,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半老徐娘。
红袖:本指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红裙:本指妇女穿的裙,也指妇女。
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借为美人的代称。青娥:指代青年女子。红颜: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也代指美女。
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成为智慧出众的妇女的代称。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的******和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未满周岁:襁褓之年;
2-3岁:孩提时代;
3-7岁:垂髫,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垂下,称为“垂髫”;
8-14岁:总角,古时孩童将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髻,形如羊角,故称“总角”;
12岁:金钗之年,古时女子到12岁,便可戴钗、梳妆,预示告别童年,青春来到,称为“金钗之年”;
13-14岁:豆蔻年华,此时的女子像初夏未及盛夏正在开花的豆蔻,故称“豆蔻年华”;
15岁:及笄之年,古时女子至15岁,即行成年礼,结发上笄,加笄后可谈婚论嫁,又称“待嫁之年”;
16岁:碧玉年华;
20岁:桃李年华;正是青春飞扬之时。
24岁: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
至出嫁:摽梅之年,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出嫁的年龄;
30岁:半老徐娘,古时女子年至三十,已经走完人生的一半,但中年尚有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