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穿越最遥远的边疆是什么歌

人气:451 ℃/2022-12-06 10:24:31

我将穿越最遥远的边疆是什么歌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我将穿越最遥远的边疆”是歌曲《人生是一次热血的流浪》的歌词。

《人生是一次热血的流浪》是歌手张磊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王海涛作词,王铮亮作曲,电视剧《那年青春我们正好》的片头曲,于2016年4月29日发行。部分歌词是:“标记在地图上的远方,到达前只靠想象,我只带了简单的行囊,却怀揣热血的心脏,我将穿越最远的边疆,让人生映在脸上,趟几条河翻几座山岗,看命运透出了霞光。”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走南闯北是什么歌

一曲《小白杨》唱出战士爱

记新疆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哨所,是中哈边界新疆境内塔城裕民县塔斯提边防哨所。1983年春,哨所锡伯族战士程富盛,回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孙扎齐牛录公社探亲。当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团坐在一起吃饭时,小程无比自豪地讲起哨所的光荣历史,以及战友们戍边卫国的一些感人事迹。同时也说到了哨所因生活单调、寂寞,以致战友思乡心切的情景,让小陈的老母亲感动不已。而儿子所在的哨所环境恶劣,炎炎夏日连一棵遮荫纳凉的树都没有,无情的现实又使老母亲难过万分。为此,老人家一连几夜都睡不好,心疼儿子还有他那些战友,最终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小陈离家归队那天,她把自己培养的20棵杨树苗子,郑重其事地交到儿子手中。并再三叮嘱说:“锡伯族有卫国戍边传统,你要向先辈一样,在部队好好干,一定要种活这些树苗,让白杨树陪伴你们守卫好祖国边防······”

见到程富盛背回的树苗,战友们甭提有多高兴了。大家想象着不久将告别荒芜,即将有绿树陪伴着他们站岗放哨,都从心底流露出喜悦之情。但转念一想,哨所周围多为沙子、石子所覆盖,下面的土质碱性很大,且方圆5公里内没有水源,小树很难成活的残酷现实,不得不使大家心情又沉重起来。面对困难,大家没有气馁,下了岗哨的战士硬是轮流把黑土从10公里外背回了哨所。植树那天,官兵们抢着挖坑,而后在培上黑土,背水浇树,20棵小白杨喜盈盈排列在哨所的房前屋后。自此,为了这20棵小树尽快成长,战士们一改原先每星期到5公里外的布尔干河背一次水,现在每天一趟,无论狂风飞石还是烈日炎炎从不间断。为了小树,战士们改变了生活习惯,每天洗脸不用香皂,洗衣服不用肥皂、洗衣粉,把用过的水攒下来,再去浇灌小树。

即便如此,小树不堪忍受干旱高温、风沙肆虐,有19棵小树相继枯死。唯有离哨所近的那棵,还在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着。官兵们为此痛心不已,以致吃饭都不香。程富盛更是心疼不已,他来到唯一一棵白杨树下偷偷抹着眼泪。在战士们精心呵护下,这棵小白杨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哨所在枝繁叶茂的小白杨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官兵们在不时沙沙作响的小白杨陪伴下,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官兵们悉心照料小白杨的故事,被一名战士写在黑板报上。其中,有一句“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被每名官兵都记在心里。

1983年,诗人梁上泉来到这里采风得知这个故事,十分感动,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不久,他就创作了《小白杨》歌词,士心为他谱了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984年庆“八一”文艺晚会上,歌唱家阎维文首次公开演唱了这首《小白杨》歌曲,博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阎维文演唱的《小白杨》再度亮相荧屏,从而使它进一步走入千家万户,为全国人民所耳熟能详。随着《小白杨》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部队的广泛传唱,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的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塔斯提边防哨所,在一夜之间广为人知。2003年,该哨所更名为“小白杨哨所”。

时隔20年之后,2004年7月25日,来新疆慰问的中央“心连心”艺术团,专程赴小白杨哨所演出。当阎维文引吭高唱起《小白杨》歌曲的那一刻,官兵们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现场一片沸腾。演出结束后接受采访时,阎维文无比感慨地对记者说:“带着这首歌,我走南闯北唱了整整20年,这首歌给我带来了许多荣誉。我感谢小白杨哨所的战士、感谢那个送来树苗的妈妈、感谢这首歌的词曲作家,是他们给了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这棵小白杨旁边,为小白杨哨所的官兵演唱,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如今,那棵昔日的小白杨已经长成了高达30多米、需要两个人才能合围的参天大树。年复一年,尽管哨所的卫士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就像这棵挺拔伟岸的白杨树一样,扎根新疆、戍边卫国、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却始终没有变。因此,官兵们在树旁的斜坡上用白灰和石块堆砌出这样一行清晰醒目的大字“发扬小白杨精神,守好祖国西大门”。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