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年是什么朝代

人气:382 ℃/2023-08-31 19:56:57

1470年是明朝。公元1470年,公历平年,庚寅虎年。共365天,53周。明朝成化六年。明孝宗朱祐樘成化六年七月初三日出生(1470年),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因病英年早逝(1505年),享年36岁。

中国上下5000千年历史朝代顺序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唐朝中后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南唐、前属、后属、南汉、南楚、吴越、闽国、荆国、北汉、北宋、南宋、辽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可以用口诀来进行辅助记忆,如: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主要有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具体朝代年份如下: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孙中山,共计: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

中国在1912年建立民国以前,最高统治权力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这些世袭王族的更替构成了中国朝代。各朝代以“王”或“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因为世袭相承,常称为“家天下”。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公元前21世纪,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 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

中国人民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受益匪浅。

公元1470年是什么朝代

中国24个朝代无数皇帝,有一个姓氏当的皇帝最多,足有70多个

中国从炎黄走到今天,总共历经24个朝代无数皇帝,五千年历史文明。其中刘姓皇帝最多,有七十多个,排名第二的是李姓,据统计有五十八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李姓皇帝。

第一位有记载的李姓皇帝叫李宪,是王莽的新朝后期崛起的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公元23年天下反莽,新朝灭亡后他在庐江郡自封淮南王,后又在刘秀建立东汉后的第三年称帝自立,统辖九座城池,不仅封爵设百官,部下也有十几万。

第二位李姓皇帝出自十六国之一的成汉。建国皇帝叫李雄,是巴氐人。成汉历经五位李姓皇帝,分别是建国的李雄,在位一年就被杀的李班,史称废帝的李期、废侄自立的李寿,亡国投降的李势。

公元400年,北凉内部发生叛乱,敦煌太守李暠不仅位高权重而且沉稳宽厚,在当地部众的推举下独立,建西凉,在位17年间文治武功,受人爱戴,史称武昭王。但李暠的西凉政权后劲不足只存续了21年,传位三代:建国的李暠,重刑罚、好征战、喜筑宫室至拖垮西凉的后主李歆、亡国自杀的李恂。

公元422年,李暠的西凉被灭后,李氏后人和残留的部下逃亡至伊吾时想要复国,于是推立李暠的孙子李宝为王,建立了伊吾西凉,也称后西凉。后西凉存世达20年,因李宝归顺北魏而终。后西凉只有一位君王即敦煌公李宝,是第十位李姓皇帝。

公元615年的隋朝后期,各地农民起义频发,江淮的起义军首领李子通带着三万多人的兵马在海陵称王。隋亡后的619年,又带兵占领江都郡,于江都称帝。此间的617年,河西的豪门望族李轨称王表露野心,尽占整个河西后,于次年自立为帝,按旧例封太子,设立文武百官,历史上称其大凉政权。也是617年,瓦岗军首领翟让让位于李密,称魏公,并且举行祭天仪式即位,封官建都,年号永平。

在隋末的反隋割据势力中,李渊实力最盛。李渊家世显赫,是西凉李暠的后人,祖上世代高官爵位,他幼年便世袭唐国公。618年,李渊建大唐,开启了两百多年共世袭21代帝王的盛世,其中不包括武周的武则天。

尽管是大唐盛世,但也偶有叛乱。唐德宗时期,李纳想承袭父亲淄青节度使的官位不被批准,于是拥兵反叛,与其他河北三镇的藩王田悦、王武俊、朱滔联盟作乱。后来,唐朝廷派给李希烈三万兵马让其征讨四镇联盟叛军,并命其兼任淄青节度使。谁知他拥兵自重,与李纳他们串通,带领三万兵马自立为王。两年后带兵攻下汴州称帝,名楚帝,建年号武成,但只存续了三年。

唐昭宗李晔在位的第三年,封李克用为晋王,历史上称其“唐晋”。李克用以太原为都城,全权掌管河东一带,与盘踞河南的朱温对立僵持着,征战不断。公元907年,朱温废黜唐哀帝,建后梁称帝,年号开平。此时,李克用的晋国实力强盛,为了光复大唐,他沿用唐末的天佑年号,联合其他地方势力一起征讨朱温。共历2位君王:李克用和其子李存勖。

李存勖于公元908年即位,15年之后才在魏州自立为帝,仍续用大唐国号,后世为区别称后唐。后唐共传四位皇帝,分别是建国皇帝李存勖,政治清明的李嗣源,在位仅五月的李从厚和自焚殉国的末帝李从珂。

南吴末期,齐王徐知诰深得民心,在辖区内建府设官,为齐国。公元937年,他取缔南吴末帝杨溥称帝,改元升元,号大齐。后来,徐知诰自称是李唐后人,于是改名李昪,沿用唐国号以延续唐朝国祚,史称南唐。共三世:开国烈祖李昪,南唐中主李璟和悲情的后主李煜。

唐朝末年黄巢动乱,西北的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平乱有功,唐僖宗赐名李思恭,并任命其为定难军节度使,此官职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被李家掌控,出了12位李氏节度使。至北宋初年,李氏子孙李继迁联结其他党项族人抗宋自立,在与邻国辽国的协作下,失地复收,实力也不断增强。他无法想到的是,孙子李元昊在三十六年后能登上皇位,建立西夏国。

唐昭宗对李茂贞很是器重,甚至赐封岐王。后梁灭唐后,他沿用唐朝天佑年号,建府邸,设百官,府上全部使用皇室礼仪和称谓。最强盛的时候,辖地有二十个州县,后梁被灭时只剩下七个。后唐建立后,李茂贞向其称臣封王。

北宋太宗末期,四川大旱,官逼民反。李顺带领农民在青城起义,占领成都后自立大蜀王,建大蜀,新使用应运年号。

还有就是,李元昊的西夏国国祚近一百八十九年,共世袭十位。

公元1470年的明朝宪宗时期,李原在荆襄集结流民起义,人数多达百万。李原不仅自封为王,还在部队里设立武官,又给自己取了些“一条龙”等类似于山大王一样的混名。

明朝末年,李自成占领西安后称帝建国,名大顺国,建元永昌。后来,先被清朝打败,后被南明灭掉,只传三位君主,分别是建国的永昌帝李自成,大顺帝李过和“小闯王”李来亨。

清朝末年,云南哀牢山受旱灾影响,饿殍遍野,地主和官府不仅不管不顾,还赶尽杀绝的催收粮食。李文学于是领导当地百姓起义反贪官、杀地主,后来他被推举为大元帅,先后建了八个行政府衙,和杜文秀的大理回民起义军互相照应,一起反抗清朝统治。

李氏不仅在古代封建社会的史书上留名不断,在现代社会也颇有政绩。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