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可以打西瓜吗?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戊唑醇不可以用来打西瓜,戊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这类杀菌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使用不当容易产生药害。
同时戊唑醇也不是什么作物都能使用的,像蔷薇科的各类果树,以及番茄、茄子、辣椒、土豆、西瓜、苦瓜、黄瓜、甜瓜、南瓜等,还有十字花科蔬菜、伞形科的蔬菜等等都不建议用戊唑醇,使用不当容易抑制生长,产生药害。
拓展:戊唑醇有哪些优点
前文简单的介绍了戊唑醇的缺点,如不能打西瓜,那么戊唑醇有哪些优点呢?
1、杀菌谱广:戊唑醇可广泛用于防治立枯病、炭疽病、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蔓枯病、黑星病、褐斑病、菌核病、赤霉病、黑穗病、丝黑穗病、******病、条锈病、叶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灰霉病等几十种病害。
2、内吸性好:戊唑醇具有很好的内吸性,施药后能被根茎叶吸收后并传递到植株的任何部位。
3、持效期长:戊唑醇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性,既可以用于喷雾,也可以用作种子处理,被作物吸收后,能长时间的存留在植物体内,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作用,叶面喷施持效期15~20天,拌种剂拌种,持效期可达80天以上,土壤处理可达100天以上。
4、调节作物生长:戊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对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伸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推荐剂量下使用,能控制植物的营养生长,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促进营养物质向果实内输送,提高果实的糖类、蛋白质等固形物含量,增加籽粒饱满度,提高千粒重,改善果实品质。
5、保护加铲除作用:戊唑醇由于是通过抑制病菌细胞内细胞膜上麦角甾醇,达到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形成,杀灭病菌的作用,对病害具有预防、加铲除的作用,防治病害更。
6、混配性好:戊唑醇能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丙森锌、福美双、嘧菌酯等几十种药剂混配,增效作用十分突出,不但扩大了杀菌谱,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对病害的杀灭效果更加突出。
7、使用方法多样性:戊唑醇不仅能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土壤处理、还能用于灌根。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及时防治!西瓜这7种病虫害,叶斑病、蔓枯病、蚜虫、蓟马......
最近,在群内看到大家都在讨论西瓜病虫害,现在很多地方的西瓜,已经进入膨大期,病虫害也都上来了,比如叶斑病、蔓枯病、疫病、炭疽病、花叶病毒病、蚜虫、蓟马等。
现阶段,很多地方的西瓜,已经陆续进入膨大期,此时最容易发生病虫害,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避免后期产量大减。所以每天农资特地给大家总结了,在西瓜膨大期发生比较多的7种病虫害。
1. 叶斑病西瓜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有椭圆形的灰褐色斑点,严重时病斑上出现小黑粒点。
一般多雨时期或者西瓜缺肥,容易发生叶斑病,会严重影响西瓜产量与品质。
防治西瓜叶斑病,可用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嘧菌酯等药剂,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蔓枯病西瓜蔓枯病,主要危害西瓜茎蔓、叶片和果实。
发病时,叶片上有V字型病斑,而且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比较容易辨认。发病初期西瓜上会出现水渍状病斑,严重时病斑中央变为褐色死斑,最后瓜上可能会有腐烂。
蔓枯病上到瓜蔓上以后,基本上瓜蔓就会开裂,然后会流黄水。
一般在高温多雨、地里偏施氮肥时,而且温度在24-26度,蔓枯病发生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会造成病株提早死亡还有大减产。
防治西瓜蔓枯病,可用苯醚甲环唑、苯甲醚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异菌脲、甲托、多菌灵、溴菌腈等药剂,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需要特别注意:蔓枯病,比较顽固,防治时建议用药涂抹茎蔓,浓度大一点(因为蔓和叶不一样,它吸收药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浓度要大一点)。
3.疫病西瓜疫病,发病时一般会危害瓜根茎部和瓜蔓、叶片、果实。
西瓜根茎部被危害后,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蔓延速度快,会蔓延到瓜蔓,呈软腐状、全株会慢慢萎蔫枯死。
叶片被危害后,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点,然后慢慢扩大为近圆或不规则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片会全部腐烂,干后病叶呈淡褐色极易破碎。
果实被危害后,初期有水渍状的圆形凹陷病斑,而且会迅速蔓延至整个果实表面,严重时果实出现软腐,病斑表面长出一层白色霉状物。
疫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的土传病害,一般多雨季节发病会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叶片枯死、果实腐烂,后期严重减产。
防治西瓜疫病,可用精甲霜·锰锌、精甲·百菌清、氟菌·霜霉威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炭疽病西瓜炭疽病,一般危害叶片和果实。
发病时,叶片上有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严重时变成褐色;而果实上,初期会出现水浸状的淡绿色圆斑,后期扩大为褐色凹陷病斑,并且还有很多小黑点,瓜地潮湿时,容易产生粉红色黏物,畸形或变黑腐烂。
一般瓜地湿度大、排水不良、通风不好以及过多用氮肥,都会引起炭疽病发生。西瓜炭疽病大多是中、后期发病最严重,严重时造成叶片枯死,果实腐烂。
防治西瓜炭疽病,可用苯醚甲环唑、苯甲醚菌酯、戊唑醇、咪鲜胺、异菌脲、甲托、多菌灵、溴菌腈等药剂,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5. 花叶病毒病西瓜花叶病毒病,一般表现在叶片和果实。
发病时,顶部叶片出现浓淡相间的花叶,病叶变小或皱缩畸形。发病较轻的植株结瓜小,发病重的结瓜少或不结瓜。
花叶病毒病,一般是由蚜虫、飞虱等进行病毒传播,如果是地块或者相邻地块爆发蚜虫,发病会更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后期大减产。
防治西瓜花叶病毒病,可以用一些病毒抑制剂(比如氨基寡糖素、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再加一些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等),然后再加一些调节剂(比如芸苔素、赤霉素等),会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6.蚜虫西瓜蚜虫,主要危害叶片、瓜苗。
蚜虫密集在叶片上,吸食汁液,会造成叶片卷缩,瓜苗萎蔫,甚至枯死,会造成严重减产。而且蚜虫还会传播病毒病,引起西瓜病毒病的大量发生。
蚜虫一旦发生,繁殖速度非常快,一只雌蚜一生能繁殖50余只蚜虫,所以一定要及时防治,避免大爆发。
防治西瓜蚜虫,可用噻虫嗪、呋虫胺、啶虫脒、氟虫·乙多素、氟啶虫胺腈、溴氰虫酰胺等药剂,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7.蓟马西瓜蓟马,一般危害叶片、花、果实。
西瓜植株被危害后,蓟马会聚集在西瓜嫩稍、花朵里吸食汁液,花会提前脱落,西瓜生长点会萎缩变黑,甚至坏死;而幼瓜被害后会形成“锈皮”、畸形和脱落现象,最后造成大量减产。
防治蓟马时,可用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等药剂,为了避免蓟马对药剂产生抗性,建议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另外,还可以加点有机硅、白糖或红糖,对诱杀效果会更好;而且蓟马昼伏夜出,怕强光,打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或者傍晚进行,如果防治花蕊里面的蓟马,可以选择早上7-9点进行,因为早起花是张开的,打药的时候还可以用喷雾器托着向上打,这样杀虫效果会更好。
再次提醒,
西瓜进入膨大期,病虫害比较多,
大家一定要及时观察瓜田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防治,
避免后期大减产!
(每天农资原创,感谢肖玉成老师对本文的技术支持,转载可联系开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