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祛湿排寒方法

人气:440 ℃/2022-12-22 00:23:36

大暑怎么去湿气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1、运动出汗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引发一系列的病症。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2、健脾袪湿

可选择艾灸脾俞穴。脾有运化水谷的功能,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刺激脾俞穴,能起到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进而治疗脾失健运、胃气失和所致的腹胀、纳呆、呕吐、泄泻、黄疸等病症。

3、避环境的湿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少吹空调风扇,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4、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5、避开生冷食物

大暑避湿,还要避开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大量食用,饮水也要避开冰水,以温水为宜,暖水更消暑。

拓展小知识:大暑祛湿食物

1、红豆

从中医角度来讲,红豆性平,味甘、酸;不仅除湿补血,亦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2、山药

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而其祛湿作用就在于通过补脾间接得将体内水分排出。

3、薏米

薏米,又被称作薏苡仁、苡米、苡仁等,是传统的药食兼用谷物,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4、绿豆芽

小小的绿豆芽也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

5、苦瓜

苦瓜果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经,由于苦瓜中含奎宁,具有清热祛湿、明目解毒、利尿凉血等功效。

其他注意事项:大暑祛湿注意

1、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此外.

2、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祛湿排寒最有效的方法

体内湿气排不出去?老中医教你4个方法,祛湿排寒,行气活血!

人们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但是身体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很多人早上起来都感觉无精打采,头昏脑涨,身体沉重,刷牙的时候恶心干呕,有口臭,还总是容易头疼脑热,免疫力低下,究其原因,都是体内湿气惹的祸,那么湿气重还有哪些外在表现呢?

【湿气的表现】

1、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如果舌头上布满了舌苔,颜色发白或者发黄,还比较厚,而且舌头边缘呈锯齿状,那就证明你体内湿气比较重。

2、上厕所的时候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而且经常会黏在马桶上,冲不干净,而且上完厕所需要很多手纸才能擦干净,那这也是湿气重的表现。

3、如果每天都觉得无精打采,睡很久还是感觉很累,小肚子比较大,有口臭,那么这也是因为湿气太重引起的。

湿气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要如何祛湿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祛湿的方法。

【四个方法,祛湿排寒,活血化瘀,增强体质】

1、泡脚祛湿

泡脚是一个很常用的祛湿方法,泡脚,能够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这样湿寒之气也会随之排出体外。在泡脚水中可以加入艾叶、花椒、生姜或者陈皮,可以更好的祛除体内湿气。

陈皮泡脚方法:抓一把陈皮,放入清水中煮沸,然后等水凉到40度左右就可以泡脚了。一般来说泡脚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8点~9点

功效:可以排湿寒之气,体虚怕冷的人,一般是体内有湿寒气,用陈皮泡脚能排出体内湿寒气,一般连泡1-2周,体内是寒气就能彻底消失了。还可以润肠通便,用陈皮泡脚能润肠通便,避免便秘。

2、中医祛湿

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两者恶性循环。人体中的湿气大多都和热相结合,形成湿热,湿的形成有气虚生湿、湿盛成湿、淤阻生湿,要想祛除这些湿热,可以配伍相应的中药材,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湿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形成湿气,这时候可以用药:陇香化湿帖,含有龙涎香、藿香、丁香、茯苓、薏苡仁、人参、桔梗粉、砂仁、干姜、花椒、桂圆、肉桂等;只需每晚睡前取一个敷于神阙穴(肚脐)上,第二天取下即可达到利水祛湿、健脾和胃、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3、调料祛湿

葱、姜是我们常用的调味料,生姜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等保健养生功效,生食葱能刺激神经、帮助肠胃消化、温暖身体、使人自然发汗。可以这样使用它们:

(1)以适量的生姜细末(每次取一块相当于小指尖大小的生姜切成),放入一茶杯咖啡中,每杯加一大汤匙蜂蜜,冲开水饮用,即有疗效;将3克生姜配600毫升水,煎至半量,每天分3次饮用。需要说明的是,生姜辛辣、性热,多食反而伤胃、生热,切不可过量久食,尤其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更不宜多吃。

(2)用葱白1段,碾碎取汁,分几次饮用,有特效。或将葱白细细切碎,再撒生姜末少许,用开水冲服。若加滚开的水搅拌,趁热连姜、葱一起服下。

4、运动祛湿

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体内湿气重的人通常都缺乏运动,因此,这类人都会感头晕乏力、四肢沉重等。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动对身体非常有益,运动能排寒祛湿,而且还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有助活化气血循环的运动有慢跑、游泳、瑜珈、太极等,而且这些运动还可以增加水分代谢。

适当运动能排寒祛湿,因为运动出汗能加速体内湿气排出,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并意味着出汗越多对祛湿越有利,大汗反伤身。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