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消毒方法有哪些

人气:346 ℃/2022-12-22 02:45:25

手术器械消毒方法有哪些

1、物理消毒方法

利用物理因子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常采用的物理消毒方法为湿热消毒法,利用较高温度的热水(≥90℃)或蒸汽为消毒介质,在维持相应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失去活性,发生代谢障碍,使微生物死亡,湿度越高蛋白质的变性和凝固越快,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越好。细菌繁殖体、病毒和真菌等对湿热均较敏感。湿热消毒采用高温蒸汽和热水作为消毒介质,具有安全、无毒性残留、环保的优点。相关条款规定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方法。

2、化学消毒方法

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对于不耐受湿热的器械,可采用化学消毒方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可分为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因化学消毒剂对器械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需谨慎选择,选用的化学消毒剂应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准的消毒剂或酸性氧化电位水。

知识拓展

手术器械消毒用什么消毒液比较好

目前大多数医院常用的消毒液主要有以下两种:

1、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

这种消毒剂因具有杀菌谱广、杀细菌芽孢效果可靠、杀菌作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对金属腐蚀性小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尤其是内窥镜的消毒灭菌。但由于戊二醛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毒性、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目前有些人正在积极寻找其替代品用于内窥镜和其他医疗器械的灭菌。

2、新洁尔灭消毒剂

这种消毒剂兼有杀菌和去垢效力,作用强而快,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不污染衣服,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属消毒防腐类药。稀释液可用于外科手术前洗手(0.05~0.1%,浸泡5分钟),皮肤消毒和霉菌感染(0.1%),黏膜消毒(0.01~0.05%),器械消毒(置于0.1%的溶液中煮沸15分钟后再浸泡30分钟),忌与肥皂,盐类或其他合成洗涤剂同时使用,避免使用铝制容器,消毒金属器械需加0.5%亚硝酸钠防锈,不宜用于膀胱镜,眼科器械及合成橡胶的消毒。

手术器械浸泡消毒方法

指南 | 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如何消毒?推荐方法请查收→

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发,再次警示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各项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巩固防控成果,进一步全面精准开展消毒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官网截图

此前我们已发布消毒相关工作要点

↓ ↓ ↓

关注 | 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具体要点→

指南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要求有哪些?点击查看→

指南 | 新冠肺炎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来了!这些消毒方法你都了解了吗?

指南 | 公共交通工具如何消毒?这份操作技术指南请查收

指南 | 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很重要!一起来学习如何操作

指南 | 摊位经营者应做到“一日一清洁”……农贸(集贸)市场消毒操作技术要求来了!

指南 | 农村地区消毒有哪些方法?要注意什么?以下知识要了解→

那么

不同场所对消毒操作技术

有哪些要求?

我们做成了系列科普指南

今天一起来看看

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推荐方法

备注:

一、表格中所列举消毒剂种类仅为推荐,所有符合消毒效果要求的有效消毒剂均可选用,具体可参阅《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附件10)。

二、感染高风险部门包括但不限于感染科门诊(包括发热门诊、留观病房)、感染科病区、急诊、各类重症监护病区(ICU)、手术室、烧伤病房、血液透析中心、器官(干细胞)移植病房、内镜中心等。

三、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消毒湿巾或经消毒液规范浸泡后的抹布擦拭,不宜采取喷洒消毒方式。

四、接诊、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的诊疗区域, 其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应当合理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浓度应当调整为1000mg/L。

五、接诊、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使用的可重复使用器械,用后立即使用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医用清洗剂或10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再规范清洗消毒或灭菌。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

六、如使用化学消毒剂对空气进行终末消毒,宜采用1%-3%的过氧化氢等超低容量雾化消毒。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