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楼和塔楼的区别

人气:102 ℃/2022-11-14 04:50:40

现在的楼房楼层不同,外观的设计也不同,在建筑类型里面还有板楼与塔楼的区别,买房也不知道板楼与塔楼哪个更适合居住。

1、价格

因为塔楼一般是指高层建筑,而板楼的建筑层数不会超过12层,因此塔楼每栋楼的梯户比相对较高,居住舒适度弱化之余,在同等条件下,价格也会比板楼稍低。

2、居住体验

板楼采光和通风效果都比较好,而且户型还比方正,而塔楼的结构强度比较高,抗震性更好,能做到居高望远,但居住密度更大,塔楼每层的住户多为6户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2户,数百户人家挤在一栋大塔楼里,居住环境当然不如板楼优越。而且,塔楼每层都有部分住户的采光、通风、景观等条件比较落后,且不可改变。

3、维护成本

由于塔楼在建造时楼层比较低,因此居住的人口密度小,管理成本低;塔楼电梯和供水系统使用强度大,总体维护成本更高。

塔楼结构灵活,便于改造。塔楼户型都是大框架架构,只有少数的承重墙,室内的分隔墙基本上都是可以拆除改造的。板楼的住宅基本上都是正南北方向的,南北通透,采光和通风条件都比较好,户型一般都很方正,布局也十分合理。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分享的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板房和塔房的区别

板楼塔楼板塔结合你分得清吗?买房该怎么选

买房过程中,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叫做“行不行,看户型”。确实辛辛苦苦攒钱买房,户型是相当重要的。其次,选房还得要了解房价、配套等方面的情况,最后还得掌握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建筑类型知识。建筑类型在很大程度会影响住户的居住舒适度,一般市面上常见有板楼、塔楼,板塔结合3中类型,对于这三种形式的区别与利弊,了解的购房者甚少,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全面的普及相关知识。

板楼、塔楼、板塔结合的区别

板楼,市面上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比较矮和长。

定义: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对板楼的定义是,指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或楼梯、电梯皆有的住宅;每个单元用自己单独的楼梯、电梯。

我国目前板楼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走廊式的,各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如常见的宾馆、学生宿舍、医院等(当然有个别是塔楼);第二种是单元式拼接,若干个单元连在一起就拼成一个板楼,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板式住宅楼。

特点:

1)外观多为“东西长、南北短”的形式(这里是指常见的南北向楼栋);

2)建筑层数一般不会太高,多为12层以下的多层或小高层建筑;

3)板楼住房结构多为砖混结构,户内墙体多为承重墙;

4)户型多为“长进深、短面宽“的形式;

5)每个单元多为一梯两户构造,最多不超过三户;

6)不考虑地段、配套等其他因素的话,价格较塔楼、板塔结合楼,都相对高些。

塔楼目前市面比较少见,目前多存在于土地供应量相对较少的市区地段。其特点是比较高,比较方。

定义: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对板楼的定义是,指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通俗地说,塔楼以电梯、楼梯为布局核心,上到楼层之后,向四面走可以直接进入户内。

特点:

1)平面的长度和宽度大致相同,外观较为方正;

2)建筑楼层较高,多为12-35层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3)塔楼一般为一梯四户至一梯12户不等;

4)多为“点式“或是”蝶形“高楼,外形挺拔威风;

5)户型少能做到南北通透,一般纯北向、纯东向,或是东南向、西南向等各个朝向都有。

板塔结合比较满足多重需求的一种建筑类型,其特点为两端塔楼,中间板楼。

定义:板塔结合是指一栋楼中有些户型有板楼的户型特点,有些户型有塔楼的户型特点。一般的,板塔结合建筑表现为:一栋楼,两端是塔楼户型,中间是板楼户型。

板塔结合,是处在板楼和塔楼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的产物。无论是利用率、性价比还是居住的舒适度都介于二者之间。既可以大体上满足采光、通风和保温等要求,又能适当的提高建筑密度,不管是于住户还是开发商来说,都能找到一个平衡。

板楼VS塔楼谁更一筹呢?

塔楼与板楼各有利弊。哪个楼型更好,要看个人的选房原则。除了对地段的要求之外,一般购房者挑选住宅最关注的就是价格、环境、户型,目标购房客户群的消费水平以及对绿化率、容积率等方面的要求。这决定了房价、绿化率、容积率等指标。

在选择住宅时,影响环境的最主要指标是绿地率了,绿地率越高,环境越好,当然价格就会越高;容积率决定了户型、面积等,容积率越低,居住的舒适性越好,但同样价格会高些。

因此,一般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板楼的价格会高于塔楼,就是在于前者的舒适性高于后者,但现在很多开发商开发出板塔结合的产品,满足不同建筑风格和价位需求者,也增加了均好性指标。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