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高压锅煮饭香?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高压锅煮饭香的原因
1、高压锅又叫压力锅,沸腾时它的温度可达120度左右,因此用高压锅煮米饭比普通锅煮米饭省时间省燃料,而且营养散失较少,尤其用它煮的米饭香软可口,特别好吃。
2、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含直链淀粉17%,支链淀粉83%。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支链淀粉不溶于水,但可以在热水中吸水糊化成极粘稠的溶液。因此大米饭的粘性主要决定于支链淀粉糊化的程度,而支链淀粉糊化的程度又决定于烧饭时锅内的温度。
3、普通铝锅在平原地区烧饭时,锅内的蒸汽压力只有一个大气压,水的沸点为100度,而高压锅不同,工作压力为1.3公斤/平方厘米,工作温度可达到124度。由于用高压锅煮饭,温度和压力都高于普通饭锅,所以锅内的蒸汽、水分会更有效地均匀地浸透到米粒内部去,使米粒很快分解变性,促使较多的直链淀粉溶解、支链淀粉糊化,因此极易被人体吸收。
同时,由于高压锅是在密封的情况下煮饭,米饭香气散失较少,所以煮出来的饭粘性大、香气浓、味道好。
二、高压锅煮饭的小技巧
用高压锅煮饭很香,但是会粘锅,那怎么解决呢?
1、米饭做熟后,锅内存有大量蒸汽。如果让这些蒸汽慢慢自然放出,再拿掉限压阀,打开锅盖,米饭就不会粘锅。
如果急着要吃饭,不等蒸汽自然放完就拔掉限压阀让蒸汽一下子全喷出来,此时立即打开锅盖,便会有一层米饭粘在锅底,很难铲掉。所以只要在盛第一次饭后把锅盖再盖严,不加限压阀,待到第二次盛饭时再打开锅盖,粘在锅底的米饭就很容易铲掉了。
2、先不加阀,冲出热气后再加上阀,等有声立即熄火,待压力消失后即可开锅食用,既省火又不粘锅底,用火得当连锅巴都没有。有两点须注意:一是根据米的性质,水要加得适当,饭粒就软硬适度。二是熄火后要保留锅内压力,不要急于放气和强制冷却。
3、用几两米做两三口人的米饭,有可能一半粘在锅上。经实践,找到简便方法:米饭做熟后马上将压力锅坐在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里,两三秒钟端出即可。
以上就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
为什么用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熟
高压锅,顾名思义是锅内的压强很高。为什么在压强很高的情况下,锅内的食物容易被煮熟呢?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用普通锅煮食物锅内的温度不会高于100℃。加大火力或持续加热的结果,只能导致水从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蒸发,水本身的温度不会超过100℃,这是因为处于100℃的水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冲破空气分子的阻挡而成为水蒸气。但是,如果升高周围空气的用强,那么水分子要具备更大的能量才能冲破空气分子的“把守”,溜到空气中去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能量完全取决于水本身的温度,温度越高,水分子能量也越高,因此,要使锅内的水在更高的沸点下沸腾并将食物煮熟,就需要增大锅中的气压。
在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大气压约为101.3千帕。从地面往地下深处走,深度每增加1000米,随着气压的增大,水的沸点就要升高3℃。在深达300米的矿井里,水就要达到101℃才会沸腾。如果需要在200℃时使水沸腾,那么锅中的气压必须达到1418.2千帕。利用以上原理,人们就制成了高压锅。高压锅的最大特点是密封性能好。当水达到100℃开始沸腾时,水蒸气分子无法从锅内逃逸出去,使锅内的气压逐渐升高。而气压的升高又导致了沸点的升高,于是锅中的食物能继续吸收热量,因此,食物容易煮熟。高压锅内的温度一般可达到120℃以上,在这样的温度下,淀粉容易糊化,因而米容易被煮成熟饭。为了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大引起锅子爆裂,高压锅上都装有安全阀门。当锅内压力超过规定数值时,一部分高压蒸汽就会冲破安全阀门逃逸出去,从而使锅内保持一定的气压。
在低气压情况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例如在珠穆朗玛峰上烧水,水达到73.5℃就开始沸腾了。在这样的温度下,食物是不容易煮熟的。因而在高原低气压地区,利用高压锅煮食物是最行之有效的炊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