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和处暑哪个更热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分享吧!
大暑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北半球在每年7月22一24日之间,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间。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处暑中的“处”字,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暑天即将结束;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所以大暑与处暑两相比较,可以知道大暑是比处暑热的,同时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拓展小知识:大暑、小暑处暑的介绍
1、小暑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2、大暑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十二节气,每年7月22日或23日,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3、处暑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暑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处暑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其他注意事项:大暑和处暑小暑的区别
作为热的代名词“暑”,根据程度不同,在我国古代被分成小暑、大暑、处暑。其中,小暑比刚立夏时温度要高,随着日期的推进,也会偶有极端高温天气出现;大暑在小暑基础上更进一层,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时期,同时这一时期由于降雨、蒸发缘故,空气中湿度较大,形成“桑拿天”现象,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时期。
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小暑热还是大暑热?今年啥时候最热
小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按照这个说法,小暑代表小热,大暑代表大热,大暑应该比小暑热,但是,民间却有不一样的观点。
关于小暑和大暑谁热的问题,民间流传着一些谚语,有些谚语说小暑热,有些谚语说大暑热,到底咋回事?今年啥时候最热?本篇内容,笔者就通过具体谚语详细说说,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小暑节气的时候,温度还不算炎热,大暑期间,才是正值三伏天的时候,温度才是最炎热。从时间上来说,小暑节气到来当天,还未进入三伏天,三伏天的时间要晚于小暑节气,而民间普遍认为,三伏天才是最炎热的时候。
而大暑节气,正处于三伏天期间,所以,小暑的时候,还不算很热,而大暑节气期间,则比较炎热。按照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大暑比小暑炎热。
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就和上句相反了。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小暑期间天气比较炎热,那么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就感觉比较凉爽了。以前的时候,没有天气预报,人们无法提起预知后续的天气。但是,经过多年的观察,人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按照民间所流传的经验来说,如果当年小暑节气比往年炎热,那么,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就没有那么炎热了,会提前迎来降温,往年都是立秋之后才开始降温,而一旦小暑过于炎热,从大暑节气就要开始降温了。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这句谚语,至于该谚语的说法是否准确,从如今科技角度来说,可能适用于部分地区,但不适用于全部。天气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前的人们靠经验,如今通过科技进行观察,有一定正确的概率,但是并没有科学根据。
通过上述2句谚语可以看出,第一句是说大暑最热,第二句是说小暑也有可能最热。那么到底谁更热呢?
接下来,从三伏天的角度继续说起。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而三伏天又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又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时间段。
因此,民间又有这样一种说法,通过对比中伏第一天和大暑节气当天的时间,来判断当年大暑是否炎热。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前,那么当年大暑期间不炎热,小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相反,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后,那么当年大暑比小暑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举个例子,今年(2022年)大暑节气的时间是7月23日,而中伏第一天的时间是7月26日,大暑节气在中伏第一天之前,说明大暑期间不炎热,小暑比大暑炎热。
2021年大暑节气的时间是7月22日,中伏第一天的时间是7月21日,比大暑早一天,大暑包含在了中伏之内,或者说中伏全部在大暑之内,说明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小暑热还是大暑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按照民间谚语的说法,小暑和大暑都有可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而今年(2022年),大暑在中伏之前,小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如果从如今科学的角度来说,以及从实际温度来分析,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根据区域不同,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些地区小暑最热,有些地区大暑最热,并且和年份也有关系,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去年可能是小暑最热,而今年则可能是大暑最热。
甚至,小暑和大暑都不热,小暑之前的一段时间才最热。比如今年华北多个地区,夏至期间温度达到了40度以上,可能比小暑大暑都要炎热。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