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和馒头的区别

人气:176 ℃/2023-02-01 08:54:31

面包和馒头的区别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原料不同

做馒头的原料比较简单,大部分地区只用小麦粉、酵母(或老面)和水;而制作面包除了小麦粉、酵母和水以外,还需要加入油脂、食糖、食盐及各种辅料和添加剂。就小麦粉的品质而言,馒头比面包要求宽松,制作面包的小麦粉要求有较强的面筋质,一定比例的破损淀粉含量;而制作馒头的小麦粉筋力范围较宽,筋力中等的小麦粉可以制作出质量较好的馒头,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变幅可以比较宽,对破损淀粉的含量要求也较低。

2、调制方法不同

在和面过程中,面包面团微结构中蛋白质和淀粉颗粒分布的变化与馒头不同。面包面团的加水量一般为面粉用量的60%左右,在搅拌初始阶段,蛋白质在吸水的同时被从均匀分布于淀粉颗粒之间拉开而形成面筋束;而馒头面团的加水量一般在40%-50%之间,在搅拌初始阶段,蛋白质没有象面包面团中那样充分吸水,基本上仍较均匀地分布在淀粉颗粒之间。随着和面过程的进行,面包面团中的蛋白质逐渐形成均匀的网络,而馒头面团中蛋白质还是均匀分布于淀粉颗粒之间,这是由于加水量的不同才造成这种面团微结构上差别。

3、营养价值不同

面包和馒头都是发酵制品,所不同的是,面包是经过烘烤制作出来的,色、香、味都比较好。烘烤温度一般在200℃左右,使面粉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糖发生分解聚合反应,生成诱人的色、香、味物质。但烘烤过程中蛋白质损失率高,如赖安酸损失10%~15%,烘烤两次的面包干维生素B1损失40%~50%。

用蒸气蒸出来的馒头,蒸气温度在100℃左右,蛋白质与糖不会发生反应,不产生棕色物质,所以蛋白质含量略高于面包,维生素B1损失也较少。

4、食用方法不同

馒头作为我国人民的传统大众主食,由最初的实心馒头配以各种菜肴食用,发展到现在的各花色品种,如各色花卷、各种包子、发糕系列、杂粮馒头、点心甜食馒头、营养强化及疗效保健馒头、装饰馒头、多层馒头等,其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有炸、炒、烩、煎等。面包作为西方国家一日三餐的主食,其食用方法和花色品种尽管很多,但是与馒头相比也较逊色,特别在中国,面包只能作为一种点心,而不能取代馒头的主食地位。

5、储藏性能不同

馒头在熟制过程中采用的是蒸汽蒸制,温度在100℃左右,在此过程中馒头损失水分较少,熟制后的馒头含水量较高,所以馒头的储藏期和货架期均较短;而面包采用的是烤炉烤制,温度较高,在烤制过程中损失水分较多,所以熟后的面包含水量较低,因此储藏期和货架期相对较长。

拓展小知识:

如何挑选面包

从热量来说,以表皮干脆的脆皮面包热量最低,因为这类面包不甜,含糖、盐和油脂都很少,烘焙后表皮脆硬,趁热吃非常可口。法式主食面包和俄式“大列巴”都属于这一类,营养价值和馒头大体类似。

硬质面包和软质面包加入鸡蛋、糖、牛奶、油脂等材料,只是加入的水分不同。孩子们喜欢的“吐司面包”、“奶油面包”和大部分花色点心面包都属于软质面包。软质甜面包含糖约15%,油脂约10%,吐司面包更多一些。但因为加入了鸡蛋和奶粉,营养价值也有所增高,适合给宝贝食用。

速冻馒头怎么选

1、预包装类馒头,严密封口的多指速冻的点心馒头,购买时查看包装是否严密、无漏气、无胀袋等。

2、查看包装标签标识是否清晰完整(商品名、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食用方法、生产许可证编号、执行标准等)。

3、购买速冻馒头时,选择店面有完善冷冻设施的,不要购买表面有明显冰层等经过反复解冻、冷冻的产品。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面包和馒头的区别在哪里

馒头和面包的区别

为什么欧洲人做面包,为什么中国人吃馒头?不是因为小麦的传入时间有先后,也不是中国人善于蒸食,更不仅是饮食习惯...其实欧洲人吃面包的历史很短,最早和我们一样也是粒食民族。我先转换一下题目吧: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没有以面包为主食?其实很简单,古代中国没有培养出专业面包师傅啊,为什么要专业?因为普通人不会啊,为什么无法培养面包师?因为老师远在埃及没来中国啊,为什么我们自己研究不出来?这就是地理决定了历史。

如果你做过饭就很好理解,即使今天做面包也要比做馒头麻烦。面包天生具有精确的制作流程,错一步可能就功亏一篑,更别说用烤炉做面包的原始社会,而馒头呢,洒脱许多。所以出身决定了高低,我不是说吃面包就高雅,而事实上,面包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回归原始社会,怎样的人可以做出面包?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做出面包呢?

让我先从主食(驯化的粮食)为何出现说起吧。主食的产生依赖于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而农耕社会出现的原因也许就是为了满足酋长的口腹之欲...没错,酋长,听起来真不靠谱。我们曾经都是猎人,可以吃地上的蘑菇,树上的水果,还可以狩猎野味,从这样的饮食系统中我们可以获得最丰富的营养,支持最健康的身体。而农耕民族的出现直接让人类社会low了一个档次,疾病出现,营养不良,今天人类的平均身高还低于原始社会...一切源自主食让人类饮食单一化。农耕社会弊端明显,为什么我们还要转型?是因为人口增多,吃不饱了吗?小麦最初在西亚被发现,游牧的人们每年经过这里都会采集小麦,储存以备不时之需,既然每年都有,你还种它干嘛,我们可以用剩下的十一个月一边享受储存的小麦一边打猎啊,而人口激增也是进入农业社会粮食有剩余后才出现的事。

也许大家都忘了,粮食除了可以吃还能干嘛....酿酒啊!酒可是比主食来的要早太多太多,甚至我们还没进化成人的时候就开始迷恋酒精,最早的酒都是水果发酵,数千年前才出现了粮食酿造,在我们还没有面包和馒头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喝了千万年的酒了!系统的驯化植物,以至于进入农耕社会不过是为了“贵族阶层”的一醉方休。可这和面包有什么关系呢?注意,最早的啤酒出现在埃及,最早的面包也出现在埃及。这不是巧合,最晚公元前5000年,埃及人已经在用小麦面包,将其打碎做成糊状,酿造啤酒了,此前一直用大麦酿造。面包最早极有可能是为了酿造啤酒而诞生的,所谓啤酒是“液体面包”不无道理。换句话说,粮食最早也是为了酿酒给统治阶级享用,而被驯化的。驯化后的粮食产量更高了,可以养活更多不需要务农的人,比如军队、政府,于是反过来又促进统治阶级推动农耕社会建立的进程。

小麦被驯化后先是烘焙用来酿酒,人们发现烘焙后的小麦面团可以食用,于是原始的面包诞生了。酒是贵族享用的,同样面包也不是普通人的主食。今天面包也不是随便就能做出来的,更别提原始社会,当时国家会培养面包师,为贵族专门制作面包,用来酿造啤酒,以及纯粹的食用,可以猜测当时面包师与占卜师一样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且并非为平民服务。即使后来小麦传入欧洲,面包也没有大面积普及,欧洲直到中世纪还是以大麦为主食,今天的比萨是当时大麦主食的升华版,但那时只是面饼,没有配料更别提奶酪,并且中古世纪的欧洲人,大众化食用大麦等谷物的方式与中国相似,大部分也用煮的方法。小麦的产量远低于大麦,面包师傅的匮乏,较高的消费档次,是面包早期并未在欧洲普及的重要原因。可想而知,小麦5000年前传入中国,但属于“高级国家技术人员”的面包师同样没跟来,成为面包没在中国开花的原因之一。中世纪结束后,面包师在欧洲大面积出现,才让今天的欧洲人都爱上了面包。

换个角度看,可能只是一念之差,面包就可以变成馒头,不过是烤和蒸的区别。为什么埃及人要用烤的方式而非蒸呢?蒸的烹饪方式出现比较早,至少是8000年前,在烤和煮之后,然后又出现了炸和煎,再到今天的微波加热,所以一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在烹饪方式上的贡献只有一个微波炉!不吐槽说正事。面包为什么是烤出来的,跟地理有关。埃及的气候相对炎热、少雨,包括整个西亚和中亚,极端缺水的自然环境里还要蒸饭煮饭?真是奢侈了。然而太阳烘烤过的沙土却是天然的加热方式,以此为灵感,最初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地下挖坑,把食物和烧好的木炭放进去,这是相比烧烤先进一些的烤法,渐渐地人们告别挖坑,用黄泥垒起了烤炉,才出现了原始的烘焙....蒸馒头?哪有那些水啊,烤炉出现,面包、比萨、馕等食物陆陆续续应运而生。中国也有黄土高原,为什么不能烤呢?当时的中国,至少是商代之前,黄土高原上还有犀牛、水牛、大象呢,黄土高原还能种水稻呢,那是黄土高原最风华正茂的年纪,想象今天你在鄱阳湖畔挖个坑把鸡蛋埋进去,靠阳光加热?烂了都烤不熟,怎么指望人们脑洞大开发明烤炉?意识来源于物质,地理决定了历史。所以水草丰满的中原大地流行的是煮和蒸,等到小麦来了,再变成面粉已经是汉代,加之没有专业的面包师提醒你说面团要用烤炉烤,于是聪明的中华儿女自然选择了最传统的烹饪方式,最早的馒头诞生了。迎合当时北伐匈奴的政治现实,中原人美其名曰“蛮头”,从此馒头以其白胖丰盈的身姿,包含政治象征的寓意,成为中原民族喜闻乐见的主食。中国也有烤制的主食,甚至馒头也能烤着吃,为什么没出现面包?还是缺少专业人才,国家领导人可能吃惯了这口,也可能不在意人才引进,加之当时已固步自封的中原社会对蛮夷智慧的鄙视,当时的中原大地已不像当年接受小麦一样能够接受并推广西方文明了,上头不提倡,还指望处在生死线上的平民发明面包?

我再补充一点,也许留心的朋友会疑问,小麦不是从西方传到新疆再到中原的吗,新疆有烤炉,吃的是馕,中原为什么没学会?这就是定式思维喽,你以为所有东西从西方到东方都要走丝绸之路吗?只有这一条路吗?再说丝路是什么时候的事,小麦又是哪年来的。新疆发现的最早的面食是3000年前,而最新的考古发现5000年前的山东最早出现了小麦。从西方到东方除了丝路还有两条路,一条是海陆,一条是穿越西伯利业地区和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我更倾向于小麦是通过北方草原来到中原的,经过蒙古地区,之后南下来到华北,所以山东种植小麦要比新疆的早。为什么会走这条路,极可能是因为当时北方的斯基泰人联盟。斯基泰人与雅利安人一样各领风骚数千年,当时他们控制着整个欧亚大陆北方的草原,统一的类似国家的体制,可以让小麦输出的道路较为通畅。而草原民族并非农耕民族,对主食的依赖性较低,也很难想象让骑马打仗的民族掌握那些复杂的面包技艺,小麦能传入中原已实属不易,要什么面包师,怎么做自己看着办吧。

总结,一,面包高大上,平民难以企及;二,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没有面包师,皇帝也吃不到面包;三,地理环境的差异化造成了烹饪方式的差异。最重要的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缺失,导致技术流失。就像当年的丝绸、瓷器,一样传到了西方,可还是在一千年后西方人才做出了瓷器。

可能有些话难以置信,有朋友要出处。以上主要参考《文明的口味》、《枪炮细菌与钢铁》、《第三种黑猩猩》三本书。其中关于面包的历史大部分出自《文明的口味》,关于身高问题参考《第三种黑猩猩》,关于狩猎采集社会的状况,以及为何要转变成农业社会参考《枪炮、细菌与钢铁》。另外关于丝路和小麦传播路线,可以搜相关的学术论文,我是一年前看的,有点懒就不找了.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4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