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松动怎么弄紧
夏天到了,折扇成了很多人必备的东西,既可以扇风又可以耍帅,拿在手中轻轻一摇,风流倜傥的气质就出来了,真是又方便又好看,但折扇比较容易松,下面的铆钉松动,就会很不方便,那么折扇松动怎么弄紧呢?
折扇的铆钉很容易松动和损坏,这和使用频繁度与做工有关,一些粗制滥造的扇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要注知意选择品牌折扇。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道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宋时折扇使用最广的名称是“折叠扇”,当可理解不过是早期名称“叠扇”的引申、演变罢了。
1.使用时间长了,柳钉和扇洞之间的缝隙摩擦变大,只能请扇厂师傅重新换一个合适的柳钉。当然,这是只有心爱的折扇才能有的待遇。
2.把折扇放在地上,用石头打柳钉的一侧,可以将折扇卡紧一点。
3.在柳钉的两边用细绳子缠几圈,也可以固定住扇骨。
以上就是折扇松动怎么弄紧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宣纸的衍生品)--小小折扇,讲究
折扇的结构,分扇骨,扇面,扇坠,扇箍,扇套五大部分;
扇骨又分大骨,小骨,扇钉;
折扇按位置分别为排口,大板,小板,心梢,开梢,肩,身份,眼位,头型。
扇骨-排口:指的是折扇大骨顶端的宽度。排口的大小决定了折扇的宽度及开幅,也涉及着折扇的整体比例。排口看的是夹力是否紧,双边切面是否一致。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两边,有没有弹性。
扇骨-大骨:上板下板肩,大骨就是最外侧的两根主骨,也称呼大边、大板。大骨上部为上板,下部叫下板,交界处称作肩。大边重点是选材(玉竹要高抛,精抛镜面,选用名贵带花纹的斑竹,双边的花纹要基本对称)。
扇骨-肩:作用是承上启下,它的位置决定折扇大骨上板和下板的比例(如四六、倒四六、五五开等)。常见的肩分为庙门肩,美人肩,平肩,无肩,没有好坏区分,重要的个人喜好。
扇骨-身份:折扇下板中大骨与小骨的距离。也是两边肩的距离。没有固定的厚度,是依据大小边的薄厚来定。太厚笨拙,太薄轻佻。薄厚适中,显得精神。
扇骨-开梢和芯梢:是折扇小骨中部厚转薄的部分,要求:装上扇面后,扇子保持原有的厚度,不会撑开。位置与大骨开肩位置一致。
扇骨-小骨:小骨位于大骨内侧,数目较多,且窄而薄。小骨是体现扇子工艺的精粹,小骨薄厚均匀,角度刮宓角度一致。
扇骨-扇头:大骨与小骨重叠聚合之处称之为头。
扇骨-眼位:也称“钉位”。指扇钉至扇头顶端的距离,扇钉是折扇的眼睛,眼位的位置影响着折扇的整体观感,加工中,眼位越低对折扇夹力的控制越难,对制扇人的基本功要求也越高。
扇骨-扇钉:扇钉位于扇骨尾端,折扇的开合以扇钉为轴。优质的扇钉一般以牛角、象牙、玳瑁等材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