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的定义呢?不知道的小伙伴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比热容又被称之为比热容量,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它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强。它指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即令1公斤的物质的温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也可读作焦每千克开、焦耳每千克凯尔文、焦耳每公斤开尔文等。写作J/(kg·K)。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与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在数值上等同。
拓展资料: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该物质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称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用符号c表示。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焦耳每千克每摄氏度[J /(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
Q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m是物体的质量,ΔT是吸热(或放热)后温度的变化量,初中的教材里把ΔT写成Δt,其实这是不规范的(我们生活中常用℃作为温度的单位,很少用K,而且ΔT=Δt,因此中学阶段都用Δt,但国际或更高等的科学领域仍用ΔT)。
物质的比热容与所进行的过程有关。在工程应用上常用的有定压比热容Cp、定容比热容Cv和饱和状态比热容三种。
定压比热容Cp: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定容比热容Cv: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容积(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饱和状态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某饱和状态时,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比热容,涉及到公式定义,免费送给您学习
知识点一:比热容
1.物质的比热容
(1)定义: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 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
(2)符号:C ,单位:J/(Kg.℃) ;
(3)意义: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1kg的水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4)性质:比热容是 的一种属性,与质量、形状等因素无关,只与物质本身和状态有关;
(5)应用: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
(1)公式
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吸=Cm(t-to);
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放=Cm(to-t);
(2)理解
①公式适用于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升温吸热或降温放热的计算;
②对于变形公式c=Q/mΔt,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物质的比热容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与温度的变化量成反比.
例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为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