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质公园

人气:131 ℃/2023-01-17 19:21:55

重庆地质公园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1、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5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渝东褶皱带、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紧邻湖北省的利川市、重庆市的奉节县和万州区,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宽约19公里,包括整个清水乡、耀灵乡、堰坪乡以及票草乡和泥溪乡的一部分,总面积296平方公里,落差达1400米,是一座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石笋峡、龙窟峡峡谷和大安洞溶洞为次,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土家族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地址: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

2、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武隆县境内,地处长江支流乌江下游,由两个地质遗迹园区组成:位于县城北面的天生三桥地质公园园区和位于县城东南面的芙蓉洞、芙蓉江地质公园园区,分别位于乌江的北岸和南岸,总面积454.7km2,属全国罕见的大型岩溶地质公园。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与武陵山系相交的褶皱地带,岩层破碎,又受乌江水系深度切割,山峰林立,沟谷纵横,坡陡谷深,山脊海拔多在1200~2000m之间。

地址:重庆市武隆县

3、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

4A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是由于地震时山崩岩塌、溪流堵塞而形成的地震堰塞湖,是目前中国国内历史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鲜见”。四周秀峰环列,湖内水碧岛绿,湖光山色,景色如画。小南海地震遗址为全国独有、世界罕见,其地震崩滑体、崩积物、淤坝等至今清晰可见。2001年,被国家地震局批准为“黔江小南海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和“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地震遗址是小南海最具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之处。小南海处在渝东鄂西褶皱带内,以震旦系变质岩为基底,最近的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隆起抬升。所以小南海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本地区基底断裂活动有关。由于小南海远离城市,人烟稀少,所以地震遗址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地址: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南海村

4、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是位于重庆市万盛区,面积105平方千米。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批准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是以中奥陶统龟裂灰岩构成的石林地貌景观、峡谷地貌和水体景观组合的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是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众多,主要有石林、石芽、溶蚀洼地与溶蚀漏斗、天坑-落水洞、溶蚀谷、暗河、溶洞等。峡谷地貌主要分布在黑山谷景区。水体景观由包括鲤鱼河与刘家河在内的河流、极其发育的泉点和岩溶瀑布等组成。古生物化石主要为中华震旦角石构造遗迹有区域性构造和局部节理裂隙构造作用或两者综合作用。

地址:重庆市綦江区黑山镇

5、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地质遗迹当属“侏罗山式褶皱”。所谓“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等褶皱组成,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018年2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拟授予的第八批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名单,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入选其中。

地址:重庆市丰都县

6、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綦江木化石-恐龙遗迹地质公园于2007年被批准为重庆市级地质公园,2009年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由木化石、老瀛山、古剑山三个景区组成,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园区属四川盆地东南缘、华蓥山帚状褶皱束山脉南倾伏部,为黔北山区和四川盆过渡区。区内主要地貌类型有中、深切丘陵及块状方山、侵蚀褶皱山地。公园以典型、稀有、珍贵的木化石群、恐龙化石景观和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并融合了天然优美的中低山—丘陵地貌景观、水体景观、自然生态、人文景观。

地址:重庆市綦江区

7、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重庆)

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

长江三峡(重庆、湖北)国家地质公园跨重庆市、湖北省两个省市。其中长江三峡(重庆)国家地质公园重庆市境内含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的众多地质遗迹,划分为奉节园区、巫山园区和巫溪园区。园区既有地质地貌景观又有古生物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等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和科普公园。园内有著名的瞿塘峡、巫峡、天坑地缝、“巫山人”遗址和大溪文化遗址,以及大宁河上的小三峡、小小三峡等自然景观,景观资源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良。

地址:重庆市奉节县、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8、黑山谷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5A级景区

黑山谷风景区位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黑山镇境内,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是目前重庆地区较大的、原始生态保护较为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也是峡谷穿越、漂流观景、 攀岩探险、野营露宿、垂钓狩猎的绝佳去处。黑山谷自然景观十分丰富,山、水、泉、林、洞俱全,融奇、险、峻、秀、幽于一体。景区内既有奇峰、异石、参天古树,又有碧水、高峡、迎面飞瀑;既有古老的地质地貌,又有罕见的珍禽异兽。

地址:重庆市綦江区黑山镇北门村

9、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处重庆市云阳县,以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的恐龙化石为特色,以古生物化石类地质遗迹为主体,以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为辅,与天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土家族人文风情相融合,是集地质科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地质公园。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基于世界级的侏罗纪恐龙化石群遗迹进行建设,现已发现的恐龙化石种类十分丰富,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地址:重庆市云阳县境内

重庆国家地质公园名单

序号名称所在地区地质公园级别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云阳县国家级(2005年第四批)正名

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武隆区国家级(2004年第三批)正名

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黔江区国家级(2004年第三批)正名

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綦江区国家级(2009年第五批)正名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丰都县国家级(2018年第八批)资格

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綦江区国家级(2009年第五批)正名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湖北/重庆)宜昌市国家级(2004年第三批)正名

黑山谷景区綦江区国家级

重庆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2020年)资格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重庆地质公园有哪些

进入重庆各大地质公园,你已经被恐龙包围了

好莱坞系列电影《侏罗纪公园》的问世,几乎构建起现代人类对恐龙的最初认知,许多人更是戏称其为“世界恐龙文化的源头”。不过,电影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真正的恐龙世界究竟如何,这个答案或藏在将侏罗纪时期地层保留较好的重庆各大地质公园中。

永不落幕的恐龙家园

20世纪90年代,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好莱坞系列电影《侏罗纪公园》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空前的恐龙热潮。食肉类、食草类,霸王龙、迅猛龙、三角龙、翼龙……在影片里,这些不同种类的恐龙被人类孵化出来,在努布拉岛上打闹、捕食、生存,展现出一个看似真实的恐龙世界。

然而,电影终归是虚无飘渺的,若想走进最真实的恐龙世界,不如前往重庆綦江,那里有一处永不落幕的恐龙家园。

2007年,专家学者们在重庆綦江县发现了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140余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300多个恐龙足迹化石,其中7枚非常罕见,经中外古生物学者联合科考后,被锁定为白垩纪中期翼龙足迹的化石,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之后,綦江县决定结合发现的木化石,着手“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地质公园”这一概念,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被提出,是为了保护和增强地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地区的价值而存在。地质环境作为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见证,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因此,中国自2000年开始就有意建设、打造地质公园,并以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展开工作。到如今,重庆依靠自己特有的地质风貌和资源,已建设了7个国家级地质公园。

国家级地质公园是将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作为主体,并融合区域内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在重庆的地质公园中,既有覆盖地质地貌景观、古生物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等地质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和科普公园——长江三峡(重庆)国家地质公园,也有包含最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亦有拥有岩溶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古生物化石景观的地质公园——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以岩溶地貌为主要地质遗迹的国家地质公园——重庆万盛国家地质公园,还有以岩溶地貌为特色的重庆武隆岩溶国家地质公园,以岩溶峰丛峡谷地貌、地下岩溶洞穴自然景观为主体,山水风景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地质公园——重庆酉阳地质公园,以及最受恐龙爱好者喜爱的,前文所提到的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

恐龙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2009年8月,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由老瀛山、翠屏山、古剑山三个分散的园区组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已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总面积达99.98平方公里。公园以木化石群、恐龙足迹化石群和丹霞地貌景观为主体,是集科考、科普研学旅游和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

三个园区中,古剑山景区最早对外开放,老瀛山景区和翠屏山景区随后同步开放。翠屏山中多为木化石,老瀛山则以恐龙足迹展示为主,自开放起便成为了恐龙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老瀛山景区位于綦江区三角镇红岩村,自然风光如画。晨间云雾缭绕,循着台阶拾级而上,一路上会遇见各种恐龙雕塑。山间,一处仅一人多高的岩缝中,光滑的石板上,一个个或凹陷、或凸起的足印清晰可见,有大有小,数量达到650多个,据专家考察,这些均为恐龙足迹。看着这些足迹,不禁遥想远古时代,大群恐龙在这儿悠然自得地生活的图景。

继续前行,在半山腰可见一名为莲花保寨的寨子。据说,明末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村民曾在这里修建防御寨子。过程中,人们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类似莲花状的凹坑和印痕,因而称这个地方为莲花保寨。其实,这痕迹就是恐龙留下的足迹。

经研究发现,寨中包含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甲龙类、翼龙类、古鸟类等恐龙和同时代其他脊椎动物的足迹,还有中国保存最完美的鸭嘴龙足迹,数量达到300多个,其中有成年的、未成年的,单独行走的、结伴而行的,类型齐全,形态丰富且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

不仅如此,莲花保寨中还存有5条翼龙的行迹和30多个足迹。翼龙是与恐龙同时代会飞的爬行动物,足迹非常珍贵、少见,因此,不论从行迹数量上还是足迹数量上看,莲花保寨都堪称国内数一数二的化石产地。

看完保存在地面的化石足迹,一定要去景区游客中心体验恐龙相关的科普互动和娱乐体验项目。为丰富游客的体验感,地质公园在游客中心配置了3D影院、喂养恐龙、翼龙体感飞行、化石挖掘、恐龙声音模拟等互动多媒体体验区,以现代科技帮助游客更生动地了解恐龙文化。在“永不落幕的恐龙家园”区域里,还有许多活灵活现的恐龙雕塑。瞧,一旁的大恐龙背上站着小恐龙,嘴里还有刚捕获的猎物。

相比起老瀛山景区,位于綦江区文龙街道的翠屏山景区体量要小不少,不过,镇馆之宝——树化玉,以及1.5亿年前的木化石遗迹、侏罗纪文化长廊、疯狂3D体验区、户外亲子拓展区和多媒体互动体验区等区域,同样值得探索体验。

原滋原味的恐龙原址展示

如果綦江国家地质公园里的恐龙足迹化石和各种恐龙塑像无法满足部分人群对恐龙的好奇,未来即将建设开放的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绝对能够吸引游客的所有目光。

2017年,云阳勘测到的恐龙化石横跨云阳县龙角、普安、新津、故陵四个乡镇分布,沿地层走向连绵至少18公里,被誉为“埋在地下的恐龙化石长城”。因此,依托于丰富的化石种类及数量,云阳恐龙地质公园拟建于云阳县普安乡,北至磨刀溪,南至老君村,东靠三台村,西接郎家村,总规划面积为837.23公顷,约合12558.45亩。公园以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的恐龙化石为特色,古生物化石类地质遗迹为主体,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为补充,与天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土家族人文风情相融合打造,是集地质科考、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地质公园。

据相关人士透露,云阳恐龙化石墙的化石数量尤其多,达4000余块,其中,长达150米的恐龙化石墙,还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单体最大侏罗纪“恐龙化石墙”。未来,这块化石墙上的化石有望进行原址展示,而非常见的复制品方式呈现,值得期待。

目前,云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尚在打造中,但早在2020年,该地质公园就已入选“2019年度第二批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结果公示名单”,授予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单位。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公园将与这群在地下沉睡了上亿年的“邻居”一起面世。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