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去皮

人气:125 ℃/2023-02-06 06:30:59

核桃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但是核桃的壳十分坚硬不易打开,核桃仁上的内皮略微苦涩,也不易撕下来,很多小伙伴不喜欢吃里面的皮,如何能将这层皮撕下来呢?

第一种方法:

(一)煮一锅开水,把剥了壳的核桃放入,烫1-2分钟。

(二)把核桃捞出,泡入凉水中,一凉一热,核桃皮与核桃肉,就分离开了。

(三)这时候用手轻轻一剥,就能把皮全部撕去。

第二种方法:

(一)把核桃平铺在盘子里,然后放入微波炉。

(二)加热20~30秒,这时候核桃皮会变得比较脆,然后用手撕去外面的皮。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以容易地将核桃仁上的皮撕下来。

核桃仁去皮视频

我国核桃仁去皮技术总结

我国核桃仁去皮技术总结

刘亚娜等

基金项目: 贵州省核桃研发团队服务企业行动计划 (黔科合服企 [2015] 4010 号); 贵州省林业厅青年基金 (黔林科合丁字 [2015] 13号); 贵州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 (黔科合支撑 [2017] 2552 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黔科合 J 字 [2014] 2105 号)。

核桃 (Juglans regia L. ) 是一种木本油料树种,其坚果营养丰富,有长寿果之美誉 。核桃仁外有一层呈深浅不一的淡黄色、黄色或褐色薄皮,称为核桃内种皮 。核桃内种皮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 ,尤其是能沉淀蛋白质、生物碱的水溶性单宁成分,会极大影响核桃加工制品的风味,它可与唾液蛋白质结合,使舌头上皮组织细胞收缩,引起令人不悦的收敛感和干燥感 ,使核桃制品产生苦涩味口感; 单宁还能与核桃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结合产生沉淀影响澄清度 ,而且这种沉淀被视为抗营养物质,从而降低核桃制品的质量; 同时天然植物单宁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尤其在高温条件、铁和铜等金属离子存在或多酚氧化酶的参与下,很快被氧化成醌类物质,是引起核桃饮料发生褐变及核桃油色泽较深的主要原因 。核桃内种皮中单宁含量约为 326. 16 mg/100g,约占核桃仁单宁总量的 98% 。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内种皮的存在是限制核桃仁精深加工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去除核桃内种皮是改善目前我国核桃深加工制品品质的一个关键环节 ,可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核桃制品的喜好度。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核桃仁去皮技术方面的文献,归纳整理并分析探讨了每种去皮技术的优缺点,较系统的阐述了核桃仁去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核桃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核桃仁不同去皮技术

1. 1 纯手工去皮法

纯手工去皮法是不经任何辅助,人工手剥去内种皮。此法去皮干净,损失率少,营养保持好。但由于内种皮紧紧覆盖着整个核桃仁,且核桃仁呈皱褶,沟回满布,人工去皮难度大,耗时较长,效率较低 ,对鲜核桃仁可行,一般在生产规模不大或机械设备较差时使用。

1. 2 沸水去皮法

沸水去皮法是直接将核桃仁放入水中加热至沸腾,然后停止加热,焖制一定时间,取出,进行手工去皮或高压水枪冲击去皮。原理是通过加热使核仁膨胀,遇冷收缩,达到核仁与内种皮分离的目的。焖制时间越长,去皮效果越好,但随着焖制时间的延长会造成核桃仁发绵,质地变差 ,也会使部分营养成分溶到水中,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单一的沸水去皮法去皮效果差,一般适用于小批量的生产,或将其与其他的去皮方法进行结合应用。

1. 3 烘烤去皮法

烘烤法是将核桃仁放入烘箱中,烘烤一定时间,取出冷却后,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手搓去皮。烘烤温度和时间的掌握很重要,若烘烤不足,达不到应有的去皮效果,也不会产生浓郁的香味;而烘烤过剧,则会导致蛋白质变性发黄甚至焦化,产生烧糊味。单一的烘烤去皮法效果差,且容易焦煳,对核桃仁的营养成分损耗较大,操作不易控制,生产中不宜大规模采用。但可以将烘烤去皮法与其他方法进行结合使用,如适当的沸水去皮法加上烘烤,去皮的效果较佳,可有效保持核桃仁质地、色泽、香味 。康玮丽 等人采用热风烘烤 -微波联用去皮技术去除核桃内种皮,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 微波功率 769 W,微波时间 51 s,烘烤温度 130 ℃,烘烤时间 16 min,核桃仁脱皮率可达98. 01%。刘会平 等人将核桃仁烘烤后,迅速冷却,然后采用脉动气冲去皮以及人工挑选等工序得到去除内种皮的核桃仁。烘烤得到的无内种皮的核桃仁产品酥脆,香味浓郁,生产周期缩短,若与脉动气去皮等高新技术联合使用,特别适合于高档核桃制品的加工生产。

1. 4 碱液浸泡去皮法

核桃内种皮与仁之间因存在果胶质而结合得比较牢固,用稀碱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核桃仁,使内种皮与仁之间的果胶层被溶解,内种皮整皮脱落,皮块易去掉 。然而当碱性太强时,不但会腐蚀掉种皮,也会腐蚀到果肉,造成果肉质量损失,同时核桃仁质地变软,颜色变白,影响最后产品的口感,不利于后续加工利用 。如缩短浸泡时间去皮,又会因稀碱液还未来得及润湿核仁表皮而达不到理想的去皮效果; 长时间浸泡又会腐蚀核仁使其质地变差,造成质量损失。如浸泡温度较低时,去皮耗时比较长,去皮的效果就难达到工艺的要求。浸泡温度过高时蛋白质会发生水解、变性,碱液残留量也随温度增加,同时对果肉也会有一定的腐蚀,导致质地变软 。因此,碱液浸泡去皮法最关键的是选择低浓度碱液在中等温度下较短时间内浸泡核桃仁达到去除内种皮的目的,以保证核桃仁质地完好。

碱液去皮法又分为 NaOH 去皮法、Na 2 CO 3 溶液去皮法、Na 2 CO 3 和 Ca (OH) 2 混合液去皮法、Ca (OH) 2 去皮法。

NaOH 去皮法: 陈树俊 等人用不同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进行核桃仁去皮试验,发现 0. 5%的NaOH 溶液、70 ℃ 条件下浸泡 10 min 去皮较为容易,核桃仁的色泽和质地均良好; 刘淼等人发现质量分数 0. 9%的 NaOH 溶液、浸泡温度 78 ℃、浸泡时间 3 min 时去除山核桃内种皮效果最好,且核桃仁质地良好; 王喜萍 将核桃仁倒至 50 ~ 60℃的 1%的 NaOH 溶液中浸泡 5~10 min,以流水冲去内种皮制作山核桃饮料,表明低浓度的 NaOH 溶液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去皮效果。也有学者将不同的脱皮剂与之结合使用,如温凯 采用0. 5%NaOH 与 0. 1

推荐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