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腿琴是侗族人民的传统乐器,这种乐器因外形与牛大腿相似而得名。而牛腿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是侗族最古老、唯一的拉弦乐器,这种乐器在明代就有记载,目前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等地的侗族地区非常流行。
牛腿琴是侗族的乐器
牛腿琴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这种乐器因琴体细长形似牛大腿而得名。而牛腿琴在侗语中叫做“郭各”、“郭各依斯”,是以两条空弦发音的谐音,也被叫做“彦巴森”。
牛腿琴的历史悠久,是侗族古老且唯一的拉弦乐器,这种乐器在明代田汝城的《行边记闻·蛮夷》中有所记载,目前流行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等地的侗族地区。
牛腿骨规格多样,没有统一标准,一般全长为50厘米~85厘米,主要是采用当地所产的杉木、桐木、松木、仰慕等木材制作而成。此外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小牛腿琴,琴体全长只有18~20厘米,在贵州省榕江县乐里一带非常流行。
贵州少数民族乐器牛腿琴
贵州从江: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来源:海外网
近年来,从江县紧紧围绕“项目兴县、产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要求,结合乡村振兴,立足各村人文风貌实际,科学布局,依托当地特色旅游和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大力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自然生态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特色旅游乡村,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礼品,形成乡村旅游大格局,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图为5月14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鼓楼里唱侗族大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身穿节日盛装合影纪念。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制作牛腿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游客在风雨桥上行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风雨桥上直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14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风雨桥上行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