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县级市,东与山亭区毗邻,南与薛城区交界,西与济宁市微山县相连,北和济宁市邹城市接壤,是枣庄唯一的县。
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境内最高峰为海拔597米的莲青山。
境内古薛河中游的北辛村,73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是迄今为止黄淮地区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最古老的文化,为“北辛文化”的发祥地。
县域名人辈出、人文荟萃,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等名人的故里。
截至2021年末,当地常住人口达157.35万,居山东众县(县级市)人口榜榜首,亦是枣庄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强的区县。
此地便是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这里让你印象深刻的可是以下几个?
兼爱非攻
墨子,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滕国(今山东滕州)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 ,曾担任宋国大夫 ,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墨家学派创始人。
在《墨子·鲁问》中,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十大主张,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又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墨子还是手工达人,与当时的巧匠鲁班不相伯仲,是中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在防守城池方面也是颇有能力,“止楚攻宋”说的就是这两个木匠平息了一场战争的故事。
滕州荆水河滨、龙泉塔畔下的龙泉广场,设有墨子纪念馆,是目前世界唯一一座专门研究墨子文化、收集墨子资料、展示墨子研究成果的场馆。
滕王渊源
据《旧唐书》记载,唐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他初到滕州封邑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 ,在当地民愤极大,无奈之下,李治只好将这位同龄的小叔叔贬到苏州。
李元婴到苏州,先为刺史,后转任洪州(今南昌)都督,彼时他恶习依旧,永徵四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便是高中语文必背名篇-王勃《滕王阁序》。
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阆中)刺史,山高皇帝远呐,这个老六又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便是杜甫代表作里的《滕王亭子》。
时过境迁,李元婴当年在滕州所筑的“滕王阁”早已被毁,倒是南昌、阆中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滕州,因这个荒唐王爷而建,成名于诗文。
官桥银杏
银杏有“植物界的大熊猫”的美称,是研究古代地球地质演变的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古老而珍奇的名贵树种,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官桥镇魏楼村近千棵的银杏树进入最佳观赏期,一片片金黄色的树叶点缀枝头。
1987年,魏楼从郯城引进金附13、园铃9号等品种,建立银杏园30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面积达近200亩,是鲁南地区发展最早,结果面积最大的独立园片,集结果、采叶、育苗及盆景制作于一体。
魏楼村东偎古薛河,银杏园紧邻薛国故城墙,墙上可观园,园里可见城,各有奇景致,相映浑天成,踩着满地金黄的落叶,行走在光影斑驳的林间,真“银杏染黄时,金色满滕州”。
莲青叠翠
春秋战国时期,周纪王之女与元帅耶律元达相爱,纪王因与元帅有嫌,故不赐婚,王女与元帅便带重兵私奔,至莲青山,见四面环山,进可攻退可守,便在此驻扎定居,留下了一段不畏强权的爱情传说。
莲青山,又名情山,主峰摩天岭,海拔603米,素有“鲁南小泰山”之称,主峰顶处有一巨石,自然开裂,形如莲花,被四周青松环绕,“莲青山”因此而得名。
莲青山内有大小山头130余座,群山数峰争雄,绵延26公里,区内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山景、风景、谷景、林景、水景等景观系列种类齐全,北有森林风光,南有旱海奇观。
双龙聚胜
龙山与泰山、峄山同属泰峄山脉,其山势如龙,突起龙湖,一脉蜿蜒18公里,俯瞰滕邹大地,素有“泰峄首秀、古滕正脉”的美誉,境内的“龙岭晴云”为古滕八景之首。
马河水库东靠谷山,西连龙山,人称“龙湖”,由滕州北部及邹城前相村一带的山川河流汇聚而成,俯瞰神似龙状,登坝临水,烟波浩渺,东望谷山尖而险,西眺龙山缓而威。
龙湖与龙山首尾相连,拱首相望,山水辉映,形成了“双龙聚首”的奇特风水地貌,清代内阁大学士刘墉,曾于龙山脚下吟出咏滕绝句:“南望微湖怀夜月,北瞻龙岭仰晴云”。
你对滕州的印象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山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