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针试毒到底靠不靠谱:银针试毒真的靠谱吗这么说来

人气:355 ℃/2024-09-14 08:04:19

这年头的宫廷剧看着总让人心累。

就不说清一色的八级磨皮滤镜,也不说演员尬出天际的演技,更不要说“鬼斧神工”的剧情和逻辑,就光是里面的套路,就有一种你一抬屁股,我就知道你要干啥的即视感。

宠妃往往没脑子,皇后永远担心被拉下台,姐妹情里总有一个塑料做的,女主角画个眼线就开始黑化反杀......

更不要说宫廷剧三大神器:堕胎神器——麝香,混淆滴血认亲神器——明矾,还有今天我们要聊的:试毒神器——银针。

银针试毒?胡编乱造还是确有其事?

宫里的女人,哪个头上没点银饰?鉴定材料信手拈来,使用方法极其简单——看黑不黑就行了。一物多用,堪称居家旅行必备法宝。

古人大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银针试毒这个事,还真不是编的,确有其事。

只不过,拔根簪子试毒毕竟还是不太卫生(带着头油的簪子划拉两下,娘娘还要不要继续用膳了?),宫廷所用,实为银试毒牌。

上图剧照中,虽然台词说的是银针,太医所持的,其实是牌形。

图源:《清宫宴乐藏珍》

除了银的试毒牌,宫廷中还大量使用银的餐盘碗筷,除了彰显贵气,顺路也可以担任一下试毒的重任。

以道光朝为例,御膳房里就有金银器三千多件,其中金器共重四千六百多两(约合一百四十多公斤),银器重四万多两(约合一千二百五十多公斤)。

清代 梅雀纹银碗

银针试毒这个经验,不只是在清朝。

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南宋,出自南宋宋慈所作的,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

“若验服毒,用银钗皂角水揩洗过,探入死人喉内,以纸密封,良久取出,作青黑色。”——《洗冤集录》

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尸体死前服过毒,拿银针探喉,银针会变黑。

问题就来了,有毒的东西并不少,难道银针那么万能,能一针试千毒?

五花八门******,经济适用******

这就得绕个圈子,先说说古代的******了。

古代******还挺多,大致分为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和矿物类。

植物类有生物碱类,作用于神经,包括钩吻(断肠草)、乌头、马钱子、箭毒木等,还有毒苷类,比如夹竹桃、苦杏仁、天南星等。

钩吻

动物提取物相对来说更为罕见,传说中的“鸩”算是一个。

据说鸩是一种以毒蛇为食的大鸟。羽毛有剧毒,拿来泡酒,即传说中的鸩酒。后来鸩酒也引申为毒酒。

“(女几之山)其鸟多白鷮,多翟。多鸩。”——《山海经·中山经》

郭璞注:“鸩大如雕,紫绿色,长颈赤喙,食蝮蛇头;雄名运日,雌曰阴谐也。”

传说中鸩的形象

但这两者,要么不好采集,要么提取难度大,要么成本高,要么需要剂量大,要么有异味,要么见效慢......

总之在古代落后的提炼技术条件下,一味好的植物类或者动物类******,浑身就透着一股“我很贵,不是谁都能轻易得到”的意思。

影视剧中君王赐下鸩酒

一味合格的******,要能够小伎俩致死,投入饮食中,不至于产生异象和异味。

而一味居家旅行杀人放火必备的******,除了满足以上条件,最好还便宜,容易获得。

剧照:潘金莲毒杀武大郎

于是,炼丹术士发现的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因为炼制容易,成本低廉,就这么映入人们的眼帘。

凡见疟。白驴蹄二分(熬),大黄四分,绿豆三分(末),******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黄一分。捣蜜丸如梧子。发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内忌油。

——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

这种含有不少杂质的白色粉末,价格经济实惠,药店就可以轻松获得,隐蔽性好,毒性强,起效快,因而占据了中式******的半壁江山以上。

它有两个分身,鹤顶红和******。

对,虽然听起来一红一白,但两者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大名鼎鼎的******,即***************,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天然形成的***************矿石,名为砷华(arsenolite),由含砷矿物风化而成,较为少见;另一种就是各种含砷矿物的提纯物。

《开宝本草》言:“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

严格来说,砒,是一种剧******材的名字,根据性状不同,分为砒石(又名信石),和******。

制图:珠宝匠

把含砷矿物(砷黄铁矿/毒砂、雄黄、雌黄)砸成小块,燃烧产生气态的***************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从烟道排出,留下***************重新凝结为固态,就是砒石。

红砒/红信石

砒石因色泽不同又分为******和红砒。

******更为纯净,但因提炼技术的原因,十分少见。

红砒因含有三价铁和硫化物而呈现红色,美称:“鹤顶红”,这和甄嬛传里华妃娘娘的一丈红有异曲同工之妙。

《甄嬛传》剧照

把砒石进一步烧炼升华,即可得到更高纯度的***************,也就是******。

******,为白色结晶粉末,无色无味,易升华,微溶于水。口服******10到50毫克,即可中毒;口服60到200毫克,即可致死。

古代技术落后,提炼不纯,******常含有硫化砷。

重点终于来了。

银和微量的硫就可以发生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银。

银和硫反应化学方程式

******这种******虽然优点多多,但终归还是受限于古代的提纯技术,露出了个破绽。

也给了如今各路宫廷剧、小说足够的发挥的空间,否则剧情就得是:有人下毒,主人公吃了,全剧终。

鸡蛋:我冤枉啊!

刚才说了,银针试毒,其实是和最常见******——******中的杂质硫化物起了反应,对于高纯度的***************,银针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那如果食物不含******,但含硫呢?

可能以前宫廷里都不吃煮鸡蛋这么接地气的食物,否则要拿试毒牌一探,多半又是一场冤案——鸡蛋是典型的富硫食物,每100克蛋黄中的硫含量高达165毫克。

也就是说,你用银针戳鸡蛋,过一会,银针也是会发黑的。

除了鸡蛋以外,如果你和曾经的我一样矫情,自带银筷子/银勺子在公司吃盒饭,记得千万别碰十字花科的蔬菜,如花椰菜、球芽甘蓝、菜花和卷心菜。

否则你将收获一双乌漆嘛黑的银筷子/勺子。

如果你戴着银饰品,泡含硫的温泉显然是不行的。

用硫磺皂的话,也千万记得要把手上的银镯子摘下来。

毕竟,银可真是一个物美价廉,但相对也娇气的小可爱啊。

(相关阅读:

想自己给银饰做旧?看这篇:

做旧了不喜欢又想把它变白?看这篇: )

J先生说:

大名鼎鼎的******,其实是古人在落后的提炼技术条件下无奈的最优选择。银与******中的硫化物杂质产生反应的特性,也让不明就里的古人为银器衍生出了很多看起来神秘的用法。

想知道银子滚鸡蛋真的能排毒吗?

银壶真的能杀菌吗?

银能消炎吗?

银子越带越亮代表身体好吗?

敬请关注,并期待不知道什么时候写也可能拖着拖着就忘了的下篇:《银器的玄学》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