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怎么才能高产?你知道吗马铃薯一季作要高产

人气:395 ℃/2023-10-21 16:24:05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地形地势复杂,马铃薯的生产条件差别很大。无论南北还是东西,不同区域气候条件都有很大差别,就算在豆豆的家乡陕南,不同的镇子都有不同的气候条件,海拔较高的镇子,气候更加适合种植马铃薯,因为适宜的温度能种至出高品质的马铃薯,比如十里坪镇,白露础镇,海拔1100多米,这里的农民朋友就是靠种土豆,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的。那么不同区域的马铃薯栽培技术有什么不同呢?黄豆豆告诉你。

一,一作区栽培技术

一季作就是一年只种一茬马铃薯,一般情况是春天播种,秋天采收,主要的生长季节在温度较高,降雨较多的夏季,因此又被称为夏作类型。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与其他栽培类型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借鉴参考。

1,一季作地区栽培季节选择

马铃薯单季作地区范围比较大,从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到辽宁沈阳,内蒙古赤峰,山西太原,甘肃天水和西宁等地一北一西的广大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及栽培面积约占我国马铃薯总面积的50%以上。

这些地区纬度高,气候温凉,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无霜期在140至160天,年降水量在400至600毫升,年平均温度在10摄氏度以内,有效积温在3000摄氏度左右,马铃薯生长期间的5至9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2摄氏度至23摄氏度,日照时间长。

在土壤条件方面,这些地区中,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马铃薯生长期间雨量丰富,这些自然条件都能适合马铃薯的生长,由于本地区春季蒸发量大,容易形成春旱现象,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局部地区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降雨偏少,这些是不利的栽培条件,在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方面,要改善这些不利因素。

这些地区在马铃薯品种方面,以中熟或中早熟品种为主,在加工方面则与晚熟品种搭配种植,以延长加工期,制作饲料品种则以中熟,晚熟品种且产量高的品种为宜。

马铃薯的品种,豆豆在前一篇文章里面已经做了详细的叙述,在这里不做叙述了。如何选择你所在地区的马铃薯的品种,去看豆豆前一篇文章就好。发展单茬栽培技术时,也会遇到一些难题,由于缺少优良品种,以及管理方式不科学,低产,病害严重以及贮藏腐烂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一季作地区栽培,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轮作,选地与整地

在具体的播种时间方面,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有春季干旱情况,可以说这是本地区的普遍现象,且年平均气温低,东北地区为3摄氏度至8摄氏度,西北为4摄氏度至9摄氏度,一年只能种一茬马铃薯,时间是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中旬播种,九月份采收。

农业部门研究连坐八年耕种的马铃薯疮痂病发生的比例为96%,如果能轮作一茬萝卜,再种植马铃薯,则疮痂病比降低到28%。轮作不仅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更有效的防止病虫害,尤其是一些借助植株残体传播或者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及杂草,更应该以轮作换茬作为防除的手段。

马铃薯一季作地区的耕地,没有灌溉条件,春季播种马铃薯,只能依靠上年秋耕前后储蓄的水,和冬季积雪融化的水分,针对春季缺水这一特点,马铃薯种植户需要注意在每年秋耕时要深根,加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在秋季深翻耕时,要施足基肥,既能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又可及早为春季马铃薯播种后提供养分。

一般来说,在土壤持水量在40%至60%时进行耕地是最为合适的,这时土壤表层不干不湿,更不会粘,很容易松散,而且耕后,没有大土快,不用进行二次碎土,有利于耙,磨平地,秋季作物采收后,把整地工作一次性完成,不拖泥带水,来年春季只需开沟播种,不必耕地耙平,可争取马铃薯早播种,同时也可减少土壤水分损失,有利于马铃薯播种后芽早发和苗期生长。

如果秋季雨水较多,或者土地低温黏重,不适宜深耕翻土,不必要强行翻,可在开春土壤解冻后,及时深耕。深耕的好处有很多,使表土层深厚疏松,土地空隙率增多,增强了土壤的保水力和渗水率,这些都为根系的发展和块茎的庞大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条件,另外,深耕还可以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提高产量。

3,播种

通常情况下,马铃薯种植户用块茎作种,进行无性繁殖,因此从种薯的准备到播种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才能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1),播种前的种薯准备:为了提早出苗,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标准,这就要提高种薯的品质,要求做种薯的薯块,必须符合品种特征,以及大小适中,薯皮光滑,颜色正,一旦种薯出现的芽眼坏死,芽眼突出,皮色暗淡,表皮老化,尖头畸形,以及长形薯变圆形薯,圆形薯变长,龟裂损伤者要一律舍弃,不能做种薯。另外,选择种薯时要选择体积适中的过大的鼠会种下去,虽然有苗壮产量高,但耗费的种薯也多,经济利益不划算,过小的薯块一般不能做种,因为小薯在植株上生长的时间较短,休眠期较长,种薯幼嫩,养分不足,播种后出苗晚,幼苗生长弱。

(2)暖种晒种。种薯挑选完成后,要进行播前处理,暖种晒种,因为经过几个月在冷凉环境中储存的种薯,体内的生理机能,因为低温环境处于休眠期,各种特征都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立即播种,否则会导致出苗时间长,苗参差不齐,苗弱。豆豆家乡常用的方法是晒种,农谚中有种说法,“种薯不晒不睁眼”,将种薯从窖中取出后,铺成薄层晾晒,能够促使种薯尽快度过休眠期。另有一种方法,称为困种,将挑选后的种薯放到温暖室内,用草席,麦糠等物体掩埋,温度维持在10至15摄氏度条件下,暖种催芽。

(3),药剂处理。种薯切块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需要将种薯切块栽植,切块时,应该切成立体三角形,尽量将芽眼靠近刀口,切块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会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变鼠,要及时剔除,同时对切口进行严格消毒,可直接在火炉上烧烤30秒,也可以用3%来苏尔,或者用70%酒精消毒。选择切块的时间一般要在播种前1到2天进行,不宜过晚,也不宜过早。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现象存在,就是因为特殊原因,播种季节已经到来,可种薯来不及暖芽催芽,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般会用920浸泡了,920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通过特殊的药性增强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植物加速生长,减少落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4,施肥,灌水,田间管理

栽培马铃薯大都采取平播,和顺犁沟播种的方式,可以结合整地的情况,施足基肥,已开沟,直接播种,直接施肥,全部一次完成,减少水分蒸发,保证了幼苗出头所必需的水分,如果条件不允许,要在开春解冻后及时翻耕。如果是顺梨沟播种,一般都是隔一沟,种一沟,两个播种沟之间的行距大约是60厘米左右,播种密度要根据具体的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的标准是每亩3500至5千株,需要的种薯量大概是100到150千克。可以顺梨沟施肥,有先施肥后播种,也有先播种后施肥的这种方式,能最大化发挥肥料的作用,尤其是沙性大的土壤,养分最容易流失,集中施肥能够满足生长需要,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在集中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度肥,有机肥,与化肥掺和均匀,防止烧根现象。

春季时由于北方的气候关系,北方和西北地区容易出现风沙天气,风沙比较大,播种的块茎覆土要深10厘米以下,沙性大的地块,覆土厚度可在12厘米左右,在播种后,为了促进早日发芽,要适当镇压土壤,但镇压时要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选用重量适中的镇压工具,不过时也不宜过疏松,实现土壤沉实,又不出现板结为宜。

对一季作区前期干旱少雨,后期雨水多易涝的问题,具体的田间管理措施方面,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防治病虫害:田间晚疫病出现时,对抗病性差的品种,要及时防治,如果发现病株要及时,对病株周围的植株进行喷药,并进行封锁,同时要及时对全田喷药,防止病害蔓延,当田间环腐病出现时,应及时将病株和块茎全部挖出,进行深埋处理,彻底消灭病害,可能带来的传染途径。当田间二十八星瓢虫出现时,应把它消灭在成虫期和卵期,如果出现幼虫,应及时喷药,隔2到3天喷药一次,连续2到3天即可控制虫害,在喷药时还需要注意应虫卵潜藏在叶背面,喷药时要把药液喷在叶背面,以提高防治效果。

清除杂草:要注意清除杂草,同时适当晚培土,尤其是雨季到来之前,要尽量避免头壤水分损失,除草要尽量早锄,浅锄,实现控制杂草与苗争水,争肥的同时,还要防止深锄造成水分蒸发。刚进入雨季时,就要注意陪土,并根据苗情结合培土追肥,雨后肥料即可发挥作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追肥应结合第一次除草进行,并随后灌水,以便及早发挥肥效,不论除草或培土,一定要在植株封垄前完成,且追肥一早不宜晚。

排涝:如果是地势低洼的地块,在植株封垄前培土,尽量陪成高垄,在地头深挖排水沟,在雨季来临时将水导入排水系统,避免出现田间积水,确保幼苗顺利生长,实现高产。

5,采收

马铃薯达到生理成熟期,即可及时采收。生理成熟期指的是马铃薯的茎叶开始变黄,并达到枯萎的标准,薯块会很容易从根茎上脱落,表皮手指甲一擦,即脱皮。采收时,为了做到少损伤,防止发热腐烂和外部薯皮变绿,要在晴天采收,深翻细捡,减少夹带泥土和残株,同时要注意减少机械损伤,防止雨淋和日光暴晒,块茎应晒干散热。

上市的马铃薯,实体大小也因地方不同而不尽相同,单重一般在70克左右,在采收时,马铃薯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不一定非要等到生理成熟期才能采收,也可以根据栽培目的,经济效益或者对块茎的需求等情况,采取最适合的采收时间。

一季作栽培马铃薯,在我国有很大的面积,想要高产,品质好,必须努力给马铃薯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尽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做好田间管理与采收工作,你的马铃薯不丰收斗难!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