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农村人都想走出农村,在城市找到立足之处,一展才华,但是城市的竞争也很残酷,挣得多,开销也大,一个月两三千能在农村生活的很滋润,但是放到城里,除掉房租水费电费之类的,就所剩无几了,在外打工多年,最后回到老家却没有积蓄的大有人在。
大家向往大城市,是因为那里的机会多,希望能碰到让自己一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技多不压身”,就是说在现在这个社会,才艺越多越好,透过发达的网络,总有人欣赏其中一个,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农村一句俗语,叫做“百艺百穷,无艺成龙”。
“百艺百穷,无艺成龙”,和“技多不压身”有点背道而驰,听起来也有违常理,但是既然能总结成一句俗语,并且流传至今,那必定有自己的考虑,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我们先看一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拥有技艺的人一般都比较贫困,而没有技艺傍身的人,反而能成为人中龙凤,为啥有本事的反倒不如没本事的呢?
在古人看来,首先,你这也会,那也会,样样精通,遇到事情都自己动手了,哪有时间琢磨管理呢?其二,有一技之长的人,往往比较孤傲,很容易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而自身缺乏技术的人,往往会表现的比较谦卑,“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自己再厉害,也打不过一个无才之人把众多有才之人聚集起来的队伍。
这在古代历史中有很多例子,比如在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力能扛鼎,出身贵族,但过于自负,刘邦市井出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如萧何,论领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但这三人都在刘邦麾下,而项羽连个范增都用不好。
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正所谓“文人相轻”,拥有技能的人,往往恃才而骄,过于自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就很差劲,认为自己就是主角天才,在其它方面也懒得动脑子了,这就是“百艺百穷”的根源所在。而无技艺傍身的人,遇到有才之人就会愈发的珍惜,能够把有才之人聚集到一起,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这就是领导力,也是比技艺更高的能力,这也是“无艺成龙”的原因所在。
“古有百无一有,百巧百穷之语,至今俗谚尚尔”,关于这句俗语“百艺百穷,无艺成龙”,你觉得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