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怎样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助力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拥有一个快乐的回忆。这是当下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心理健康课题。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潜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潜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透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忙,就会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1、环境适应问题。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2、学习问题。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3、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中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4、性格与情绪问题。性格障碍是中学生中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其构成与成长经历有关,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自卑怯懦依靠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5、神经症问题。长期的睡眠困难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都是神经症的临床表现症状。6、人际关系问题。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持续心理健康的小窍门
(一)心灵减压十二招
1、世上没有完美,甚至缺少公正,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要计较结果。2、做错了事安慰自己“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以便继续工作。3、对小事不去计较,装糊涂最好。4、车到山前必有路,今日很快就会过去。5、与人为善,不要怀恨在心。6、不要害怕应对自己的潜力有限,学会适当地说“不”。7、听音乐阅读书报是增长知识和乐趣的最好办法。8、给久未联系的朋友写封信,吐露自己的感受。9、开怀大笑,进行发泄。10、持续沉默有助于降压。11、在无人处大声喊叫或大哭。12、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二)自我心理平衡术
1、自嘲法。生活中当遇到一些尴尬或难堪的场合时,若一味埋怨和逃避往往会使自己的心态越来越坏。不妨自己调侃一下自己,透过自我贬抑而达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使心理到达一种高层次的平衡。2、移情法。它是宣泄调节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中学生们来说,校园感情是他们中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3、闲聊法。闲聊对心理调适起很大功效。它可缓解紧张消除隔膜表达温情躲避碰撞化解怨气发泄怒火。4、遗忘法。现实中不少人终日生活在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中,反复品尝旧时受到的挫折,陷入恶性循环中,使心理愈加不平衡。因此务必学会遗忘,这是对痛苦的解脱。能使身心获得宽慰,从而激发出新的力量,人性得到了升华。5、哭泣法。我们当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随情绪波动而哭泣。哭能使人产生有益的激素,使人体更加协调反应。6、激励法。要走出每日“消沉—后悔”的心理不平衡怪圈,给自己确立一个值得去追求的目标。出去找个朋友开怀一下踏踏实实干点活发笔小财参加一个培训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等。有了成功的经验和自信,我们就能再选取更高的目标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