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五条人乐队好几年了,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知道他们,最早应该是马世芳的《音乐五四三》节目,马世芳对五条人高度评价,称他们是中国当下最重要的民谣组合之一,后来马世芳《听说》,叶三《我们唱》等我被多次安利。
这可能就是物以类聚,喜欢同样事物的人会互相吸引,后来我又认识的其他人,不管是生活中的,还是网络中的,很多都喜欢五条人,这就是物理学的量子缠绕吧。
-01-
五条人的好,当然是音乐好,在他们参加乐夏之前,我从没把他们当作搞笑艺人,当然他们参加节目后爆火,上热搜第一,我还是觉得他们只是有趣一点,从来不是搞笑艺人。
在很早之前马世芳专访节目中,完全听不出一点搞笑的影子,仁科和阿茂都是一本正经的聊天,除了我记得一个梗,就是《城市找猪》这首歌,仁科不仅现场唱了,还说这个歌去到不同的城市都可以改一下,来到台北就可以唱台北找猪。
我如果没记错采访应该是2013年,五条人已经去台湾演出了,我想台湾的乐迷应该会喜欢他们,因为歌词,音乐也怪,台湾写不出这样的歌词,都是一些小清新小感觉一点点丧的东西比较多。
五条人的音乐我看过现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好听,尤其是仁科的手风琴前奏一响起,人就马上被拉进了他们的世界,所以比起其他歌词文本探讨等等,光是他们音乐的好听就值得我一直听下去。
再说旋律好听,节奏律动欢快,所以很多人都说五条人是现场型的乐队,我非常同意,他们的现场要比视频节目好几倍,甚至我觉得比他们的专辑都好听,因为专辑只能听,旋律优美节奏感很强。
但是现场的表演就像是MV一样,帮助歌曲呈现了一个画面感,就是乐队成员们的情绪化,然后蔓延到观众区,听现场音乐永远夹杂着汗水荷尔蒙酒精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充满了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的视听盛宴,远比你听专辑享受多了。
所以,为什么听五条人,我第一反应就是好听呀,如果一个音乐不好听,它写的再好,表达的东西再深刻,恐怕你也不会重复的听。
五条人的现场好,之前老狼看完五条人的现场演出说是年度最佳现场,你就知道我不是在骗你,我看完那场演出之后,也是和很多说现场真的太好了,老狼一年看过多少场演出,太多了,他说是他的年度最佳现场,你就知道有多棒!
说完了好听,他们的节奏律动感很强,有那种80年代舞厅的感觉,这也是我很直接的感受,好的音乐演出让你完全沉浸进去忘记自己,至少在这两个多小时,结束之后出门看天空都有一种恍惚感,这个陌生的世界,我觉得这就是好的音乐,好的艺术,让你完全进去了,这就够了。
-02-
至于现在的五条人,我也觉得他们变了,尤其是看他们在南美演出拍的照片,好像仁科和阿茂都进入了一种神化,尤其是仁科最明显,更加的疯狂或不羁了,阿茂看起来还正常一些。
我不知道五条人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的,但是感觉到他们的心态和前些年不一样了,他们现在的状态更加的自由无所畏惧,更加的做自己,这当然是好事情。
现在的五条人进步很大了,不管是他们读的书,看的电影,还是思考哲学命题,这无一例外都会帮助到他们的音乐,作品会呈现出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应该说他们是读书多看的电影多的乐队之一,应该没有说错,加上国内到处巡演,去国外巡演,他们的视野真的打开了,真的是一个世界乐队,世界视野的人,全球化地球村的村民。
所以有人说他们的音乐找不到对标乐队,因为很多乐队都可以在国外找到样本,毕竟西方的音乐发展的早,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舶来品。
但五条人比较例外,似乎找不到一支类似的乐队,不是他们唱方言,方言乐队世界上应该还是不少,五条人的音乐揉合了很多东西,以至于他们到底是什么风格,民谣还是摇滚,他们自己的介绍上说是布鲁斯,还有朋克,五条人已经是一支打破了音乐风格的乐队。
可能一开始我们觉得他们是民谣,但他们唱的又很摇滚,有人说仁科喜欢东欧的调调,还有说东南亚柬埔寨的气质,他们还能说是海丰乐队吧,虽然唱了很多海丰方言,但如果一直唱海丰方言恐怕也不会走向世界吧。
这里的走向世界是指方言还是会限制乐队的音乐创作,家乡的东西可以用方言唱完全没有问题,但是要唱外面的世界故事,方言就显得很突兀。所以,也有人一直喜欢他们早期的专辑,就是方言演唱的,后来的多是普通话专辑,有人说没有那个味道了。
-03-
如果收回来说,总结一下五条人的音乐好在哪里?
我会说,第一文学性。因为他们的歌曲讲了很多民间故事,喜欢文学的人应该很喜欢五条人,民间故事或传说等能够流传下来,这个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它代表了人们的共情和三观的取向。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间故事、传说戏曲、歌谣它就是人们的价值观指引,就像关羽的忠和义,几乎没有男生不知道,民间故事的普及率是非常高的,远远高过书本,古代识字的人本身就不多,现在读书的人也是少数。
比如铡美案秦世美的故事也是无人不晓,人们都痛恨对抛家弃子的男人,就可见这些民间故事的传播度和影响力有多大。当然,我不是把五条人的音乐抬高到这个地步,只是他们的音乐取材民间故事,关注民间小人物,这个本身就很有意义和价值。
第二,我会说音乐性。当然音乐性又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很难掰扯清楚。
单纯对我而言,五条人的音乐好听,节奏律动欢快,给人带来的情绪感受,这个就是音乐性。至于说到他们的写歌能力编曲能力,还有吉他手风琴的演奏水平,有人说他们弹的是县文工团水平,但也能做出好音乐。
乐器弹奏能力水平都是为音乐服务,有的好的技术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当然好的技术确实能够帮助拓展音乐的边界,但音乐创作的理念思想更加重要。
第三,现场的行为艺术。这个是光听专辑感受不到的,就像是很多乐队成熟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美学体系,乐队成员的服装造型、演出舞台的灯光舞美、歌曲背景VJ、歌曲的中即兴表演等都是为一首歌的加分项,五条人的舞台美学姑且称之为县城美学。
五彩的灯光闪烁,行人走过,烧烤摊,路边的炒粉摊,他们很市井的美学体系,那个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五条人从专辑和装帧设计到演出现场的舞台设置一直就有他们的独特美学,包括他们的MV拍的也不像是MV,更像是电影一类的东西。
第四,他们的真实。就是人本身,人本身是什么样子的,作品就是什么样子的,真实是一切力量的来源,恐怕没有什么东西比真实感更具力量和冲击力。
仁科和阿茂的有趣,他们活的很文艺,也很自由,他们追求自由的灵魂,心态也很稳定,不慌不忙玩自己喜欢的音乐,他们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音乐人或玩乐队的。
第五,我还没想好。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好多东西,几句话也很难说清楚。
所以,你说五条人好在哪里?我觉得哪里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