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规矩的传承,都是靠一代一代人的口传心授和耳濡目染,我小时候就是,我妈成天叨叨一些生活中的规矩,很多常识性的规矩我想着大家都能讲出来一些,比如,长辈给东西,晚辈要双手接;走路时候要走在长辈身后;吃饭的时候不叹气,吃饭的时候不训斥晚辈;自己家里事不要向外人宣扬;如果有残疾人见面,更要加倍尊重对方的感受。
世上有很多生活艰辛的劳动者,这类人的便宜不要占;生活中要懂得避嫌,瓜田里不弯腰提鞋,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吃饭的时候大家要一起动筷子,不要用自己的私筷乱搅,吃饭不要吧唧嘴;客人没有吃完饭,主人不要先起身。
除了这些板上钉钉的规矩,还有一些口耳相传,约定俗成的讲究。比如:吃饭的时候不把筷子插在碗中间;有客人在的时候不打扫卫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指手画脚;出远门要向双亲辞行,从远方回来要拜见双亲,简单的送去一些地方土特产;出门在外,要知道当地风土人情,风俗忌讳,不要犯规等等
时过境迁,现代人有人认为这些都是陈规陋习,懂规矩的越来越少了,现在孩子少了,有几个人不惯着孩子,舍不得给孩子立规矩,所以这些老礼都渐渐淡忘了。虽然都是些日常小事,但是已传承了千百年,包含的是正规儒家“推己及人”的智慧和“正己化人”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