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周亚夫的一生:国学经典之汉书导读第二十四讲

人气:450 ℃/2024-09-25 00:24:12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亚夫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于人臣无二。后九年而饿死。”亚夫笑曰:“臣之兄以代父侯矣,有如卒,子当代,我何说侯乎?然既已贵如负言,又何说饿死?指视我。”负指其口曰:“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居三岁,兄绛侯胜之有罪,文帝择勃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为条侯。文帝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出入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有顷,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使使持节诏将军曰:“吾欲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乡者霸上、棘门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译】亚夫做河内守时,许负给他相面:“您三年以后做侯。做侯八年,做将相,掌国柄,地位贵重,在大臣里独一无二。九年后饿死。”亚夫笑道:“我哥哥已经继承父亲做侯了,如果死了,儿子会继承,我怎么谈得上做侯呢?但如果已经像许负言说的那样尊贵,又怎么说会饿死?指给我看看。”许负言指着他的嘴说:“竖纹进口,这是饿死的纹路。”过了三年,哥哥绛侯胜之有罪,文帝挑选周勃儿子中贤德的,都推举亚夫,便封做条侯。文帝后六年,匈奴大肆进入边境。任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任河内守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来防备胡人。皇上亲******问军队,到霸上和棘门军,直驱而入,将以下官员骑马进出送迎。接着到捆柳军,军中官兵披甲,磨快刀刃,张开弓***,拉满弦,天子的先驱到,进不去。先驱说:“天子要来!”军门都尉说:“军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不一会儿,皇上到,又进不去。于是皇上派使者拿着符节昭告将军说:“我要慰劳军队。”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营门士要求车骑说:“将军规定,军中不能骑马奔驰。”于是天子便扣紧马缰慢走。到中营,将军夫作揖,说:“披甲之士不跪拜,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天子为之感动,面色肃穆,扶着车轼。派人通告:“皇帝恭敬地慰劳将军。”礼仪完毕后离去。出了营门,大臣们都很惊恐。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像儿戏一样,将领一定会被袭击并俘虏的。至于亚夫,能够进犯吗!”长时间地称赞他。一个多月后,三军都撤回了。便拜亚夫为中尉。

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亚夫为车骑将军。孝景帝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许之。亚夫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亚夫曰:“将军东诛吴、楚,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能用臣之言乎?”亚夫下车,礼而问之。涉曰:“吴王素富,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间人于殽、黾厄陿之间。且兵事上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雒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降也。”太尉如其计。至雒阳,使吏搜殽、黾间,果得吴代兵。乃请涉为护军。亚夫至,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亚夫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王使使请亚夫,亚夫守便宜,不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诏使救梁。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亚夫坚卧不起。顷之,复定。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楚既饿,乃引而去。亚夫出精兵追击,大破吴王濞。吴王濞弃其军,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县,购吴王千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凡相守攻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亚夫有隙。

【译】文帝在死之前,告诫太子说:“如果有急难,周亚夫真正可以委任率兵。”文帝去世,亚夫做车骑将军。孝景帝三年,吴楚谋反。亚夫以中尉身份行使太尉职责,向东攻打吴楚。于是自己向皇上请求说:“楚兵剽悍轻捷,难以和他们一争高低。希望把梁舍弃给它,断绝他们的粮道,便可以征服了。”皇上同意了。亚夫出发了,到霸上,趟涉拦住亚夫说:“将军向东消灭吴楚,胜了则宗庙安定,胜不了则天下危急,能采用我的意见吗?”亚夫下车,行礼后问他。赵涉说:“吴王一向富足,长期招集以死报效的士人,现在知道将军要去,一定会在杀醒险要狭窄处设伏兵,并且打仗贵在神密,将军为什么不从此向右去,经过蓝田,出武关,到雒阳,时间不过差一两天,直接进入武器库,擂响战鼓。诸侯听了,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太尉按其计行事。到雒阳,派小吏搜索散姓之间,果然找到了吴的伏兵。便请赵涉做护军。亚夫到后,在荣阳集合军队。吴正攻打梁,梁危急,请求救援。亚夫带兵向东北奔向昌邑,坚筑营垒据守。梁王派使者请求亚夫,亚夫斟酌情势,拒绝不去。梁王上书告诉景帝,景帝下诏让他救梁。亚夫不遵韶令,坚守营垒不出兵,派轻骑兵弓高侯等断绝吴楚军后方粮道。吴楚兵缺粮,饥饿,想撤退,多次挑战,都不出去。夜裹,军中骚动,内部互相攻击骚乱,到了帐下。亚夫稳稳躺着不起来。过了一会儿,又安定了。吴军奔向营垒东南角,亚夫让在西北角守备。不久敌人精兵果然奔向西北,攻不进去。吴楚军缺食,便撤兵离开,亚夫出动精兵追击,大败吴王濞。吴王濞丢弃军队,和几千壮士逃走,在江南丹徒保身。汉兵乘胜,终于全部俘虏了他们,招降各县,用千金悬赏吴王。一个多月后,越人砍了吴王的脑袋来报告。共攻守三个月,平定了吴楚。于是诸将才认为太尉的谋划正确。从此梁孝王和亚夫有了矛盾。

归,复置太尉官。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宠之。上废栗太子,亚夫固争之,不得。上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亚夫之短。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上让曰:“始南皮及章武先帝不侯,及臣即位,乃侯之,信未得封也。”窦太后曰:“人生各以时行耳。窦长君在时,竟不得侯,死后,乃其子彭祖顾得侯。吾甚恨之。帝王侯信也!”上曰:“请得与丞相计之。”亚夫曰:“高帝曰‘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上默然而沮。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汉,上欲侯之以劝后。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即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上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免相。顷之,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管。亚夫心不平,顾谓上席取箸。上视而笑曰:“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上曰:“起。”亚夫因趋出。上目送之,曰:“此鞅鞅,非少主臣也!”

【译】回来后,又设置太尉官。五年后,升为丞相,景帝很器重他。皇上废栗太子,亚夫坚决争辩,没成功。皇上因此疏远了他。而梁孝王每次上朝,常和太后说亚夫的缺点。窦太后说:“可以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皇上责备说:“从前南皮和章武先帝不封侯,到臣即位,便封侯,王信不能封。”窦太后说:“人生各自依时势行事。窦长君在时,最终不能封侯,死后,他的儿子彭祖却封了侯。我很后悔。皇帝快封王信为侯!”皇上说:“请允许和丞相商量一下。”亚夫说:“高帝规定‘不是刘氏不能封王,没有功劳不能封侯。不遵守规定,天下人一起攻打他,。现在王信虽是皇后的哥哥,但没有功劳,封侯,不合规定。”皇上沉默而停止这事。其后匈奴王徐卢等五人降服于汉,皇上想封侯来勉励后人。亚夫说:“他背叛主人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为侯,还怎么责备不守节气的人臣呢?”皇上说:“丞相的主张不能采用。”便全部封徐卢等人为列侯。亚夫便称病免去相位。不久,皇上在宫中,召亚夫赏赐食物。只放大块肉,没有切好的肉,又不放筷子。亚夫心中不满,回头叫主席者拿筷子。皇上看着他笑道:“这莫非不满足您的需要吗?”亚夫摘下帽子向皇上谢罪。皇上说:“起来。”亚夫便小步快行出去了。皇上目送他,说:“他心怀不满,不是少主之臣。”

居无何,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书既闻,上下吏。吏簿责亚夫,亚夫不对。上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问曰:“君侯欲反何?”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乎?”吏曰:“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初,吏捕亚夫,亚夫欲自杀,其夫人止之,以故不得死,遂入廷尉,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国绝。一岁,上乃更封绛侯勃它子坚为平曲侯,续降侯后。传子建德,为太子太傅,坐酎金免官。后有罪,国除。亚夫果饿死。死后,上乃封王信为盖侯。至平帝元始二年,继绝世,复封勃玄孙之子恭为绛侯,千户。赞曰:闻张良之智勇,以为其貌魁梧奇伟,反若妇人女子。故孔子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学者多疑于鬼神,如良受书老父,亦异矣。高祖数离困厄,良常有力,岂可谓非天乎!陈平之志,见于社下,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于汉,而为谋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终。王陵廷争,杜门自绝,亦各其志也。周勃为布衣时,鄙朴庸人,至登辅佐,匡国家难,诛诸吕,立孝文,为汉伊、周,何其盛也!始吕后问宰相,高祖曰:“陈平智有余,王陵少憨,可以佐之;安刘氏者必勃也。”又问其次,云“过此以后,非乃所及”。终皆如言,圣矣夫!

【译】过了不久,亚夫的儿子为父亲向工官买了五百具尚方甲循,准备作为陪葬之物。雇工做事劳苦,还不给钱。雇工知道他偷买天子用具,怨恨他并密告朝廷他要谋反,事情连累到亚夫。书呈上后,皇上让交付官吏查办。官吏用案牍责问亚夫,亚夫不回答。皇上骂他说:“我不用你回答。”召到廷尉那儿。廷尉责问说:“您为什么要造**?”亚夫说:“我买的东西,是葬器,怎么是造**呢?”小吏说:“您不是要在地上谋反,就是要在地下谋反。”小吏更厉害地欺凌他。起初,官吏逮捕亚夫,亚夫要自杀,他夫人阻止了他,所以没死成,便押入廷尉,五天不吃东西,吐血而死。封国被废除。过了一年,皇上便改封绛侯周勃的另一个儿子周坚作平曲侯,继承绛侯。传给儿子建德,做太子太傅,因献助祭金份量不足免官。后来有罪,封国被废除。亚夫果然饿死。死后,皇上便封王信做盖侯。到平帝元始二年,为使绝祀的侯国得到继承,又封周勃玄孙的儿子周恭作绛侯,食邑千户。赞曰:听闻张良的智慧与勇猛,以为他长得魁梧壮美,那才知道反而像女人一样。所以孔子讲“以貌取人,在子羽身上犯错误”。学者都怀疑鬼神之事,比如张良从老翁那儿得到书,也是怪事。高祖多次遭受困厄,张良常出力相救,难道能说不是天意吗!陈平的志向,在社下表现出来,投奔于混乱的楚、魏之间,最后归依漠,做了谋臣。到吕后时,事情多变故,陈平竟然平安,用智慧得以终老。王陵在朝廷争辩,闭门与世隔绝,也是各自的志向。周勃当平民时,是粗笨平庸的人,到当了大臣,救助国家的危难,杀吕姓,立孝文,成为汉的伊周,多么显赫!起初吕后问宰相的人选,高祖说:“陈平智谋有余,王陵略显迂直,可以辅助他;使刘氏安定的一定是周勃。”又问接下来的人,说:“超过这些,不是你能见到的。”最后都应了这话,真是圣明啊!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