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
那一瞬间我是懵的,心想孩子怎么吃了块面包就身亡了呢?难道面包是过期的?或是被下毒了……各种情节在我脑海中闪过。
等我点开后才知道,原来——
男孩是因面包噎住导致气管被堵,从而窒息死亡的。
根据给孩子面包的店员和男孩姑姑的描述:
“孩子就吃了块面包,脸色就不对了,像是要吐,他手在挥啊,大概是难受,不让碰他。”
“一分钟不到啊,侄儿就倒地上了,大小便失禁,流鼻血。”
尽管当时发现后立马拨打了120,而且孩子的姑姑还通过电话在医护人员的指挥下,给孩子做了心肺复苏,但最终依然没能挽回孩子的性命。
有网友就说了,这个时候怎么能做心肺复苏呢?不应该是做“海姆立克急救法”吗?
其实宝宝被异物噎住、卡住气管时,第一时间做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最佳方案没错。
但有效抢救的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从感到窒息到心跳停止前这段时间内),如果一旦发现心跳停止,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所以,事件中给宝宝进行心肺复苏是正确的。
不过,从这件事情中也可以看出,大多数父母对宝宝安全和意外伤害等问题的警惕性与应对能力几乎为零。
不然,意外伤害也不会成为我国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长。
尽管儿童安全专家认为,这些宝宝受到的绝大多数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这样的事却每天还在发生:
02
这是一名2岁男孩被电晕后受伤的手。
而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只是因为,家长在给电动车充电的时候,忘记将钥匙拔下来,然后男孩在玩耍的过程中将钥匙拔下来,并插入了车旁的电插座上,结果:
男孩直接被电晕过去,在医院抢救后,才恢复心跳和呼吸。
03
除了像这种父母安全意识薄弱,而将宝宝推向危险边缘的,还有下面这种无安全意识又无知的父母,造成宝宝二次伤害的。
这名2岁的宝宝在被剪刀划到后,父母竟不是第一时间给孩子消毒包扎或去医院,而是自以为是的给宝宝涂抹了他们认为“万能胶”——芦荟胶。
并且,这一涂就涂了近二十天,结果导致孩子的伤口感染恶化严重,才到医院就诊,差点让宝宝面部毁容。
除此之外,像宝宝摔伤、烫伤、甚至从阳台坠落……这种因为父母失误、失察或是错误处理的宝宝意外伤害事件,每天都在上演。
关于宝宝疾病方面:
不要只抱怨宝宝怎么吃的少了,而要看看宝宝是不是病了,不要让本来不太严重的小问题,发展成威胁宝宝性命的重症。
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为了不让宝宝过度治疗或是错误治疗,父母一定要非常清楚自家宝宝的症状。
宝宝意外伤害方面: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父母虽然无法代替宝宝受伤,但父母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给宝宝进行紧急处理,降低伤害程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等。
关于宝宝被烫伤后的偏方你知道几个?抹酱油?涂牙膏?擦香灰?撒食盐……如果你不想让宝宝面临更大的危险,我劝你这些一个也不要信,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
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但有些意外只要父母上点心,就能让宝宝远离。
而且如果当宝宝真的在遇到一些意外伤害时,我希望父母不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宝宝痛苦,却束手无策。
所以,具备一些意外伤害处理知识,以及育儿常识,是父母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要知道,养娃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未经本平台书面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