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卖身葬父以及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久远,他崇高的仁孝和美好的姻缘传至现在,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董永故里在哪里?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出名就是孝感和博兴。孝感和博兴谁更出名?不考虑董永的因素,当然是孝感。
孝感,是湖北省地级市。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全市面积8910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15.15万人。孝感是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也是华中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综合竞争力在湖北省排名前六位。
博兴县隶属于山东省滨州市,总面积900.7平方千米,总人口仅50.3283万人。博兴县境内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三大水系,盛产小麦、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种农副产品,是全国蒲草系列工艺制品的唯一产地、全国草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柳编和草编分别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中国草柳编之乡”、“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
董永,东汉时人,据历代县志及《大清一统志》所记,均载为千乘县(现博兴县)人;《搜神记》记载董永是千乘人。在山东省嘉祥县出土的武饲墓汉画像石上,就生动地刻载了董永“鹿车载父”、“肆力田亩”、“象耕鸟耘”的故事。该画像石上所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是为“董永实有其人,故里山东博兴”的铁证。可见无论从史书记载还是考古证据看,董永故里在博兴是确凿无疑的!可以说博兴是董永的第一故乡!
那么,董永与孝感又有什么渊源呢?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这样的。相传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北)人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因被其孝心感动,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这就是孝感名称的由来。这个神话传说在孝感地区至今遗留下许多遗迹、地名和民俗,作为一件口头语言艺术作品,它正是在孝感地区的崇尚孝道的民间文化中发育成熟,既凸现孝道主题,又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并通过说唱、戏曲等多种样式的艺术创造走向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孝感作为董永的第二故乡为宣传孝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博兴还有这样几个传说:相传董永并没有走远,就是在博兴和七仙女成的亲。在山东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湾头村中央,有一棵千年古槐,传说就是汉孝子董永和七仙女见面的地方,也称“媒仙古槐”。另外还有个不够浪漫传说:从前,博兴县陈户村西南角有个董家庄,董家庄出了个有名的大孝子,叫董永。董永爹病死后,没有钱葬,董永就把自己卖给了博兴县南边锦秋湖边傅家庄傅员外家。傅员外没有男孩,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闺女,他被董永的孝心感动,觉得董永人老实,脾气又好,又是个大孝子,就招了他当了养老女婿!
我想,不管董永生于何地,后来又去过哪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孝道和美德能够流传至今,并且发扬光大,在中华大地上永远生根发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