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杉木的朋友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种植的杉木能否值钱,到底能值多少钱,其实,衡量自己种植的杉木是否值钱很简单,主要看杉木林的三个决定性要素,即杉木保留密度、杉木平均高、杉木平均胸径,把这三个要素掌握清楚,就能概略知道自己的杉木林是否值钱。
杉木林保留密度杉木林的保留密度与初植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初植密度是指造林时栽植的密度,一般在每亩160-240株左右,当然也有个别地区甚至达到300株以上,这个初植密度会随着杉木林在自然生长中受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不断发生变化。
首先是成活率。杉木造林成活率非常高,但也并不是百分百成活,理论上成活率达到90%就非常不错了,因此,造林次年的林分密度就要减少10%左右。
其次是保存率。保存率是指杉木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因环境影响,如密度较大“霸王木”的荫蔽、野生动物损毁、人为受损等,自然淘汰枯萎死亡后的保存株数,一般正常情况下会减少5%左右。
最后是人工间伐。为了培养大径材,通常在杉木种植10多年的时候进行一次透光伐,伐除部分过密的杉木,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抚育间伐的强度一般在20%左右。
这样计算下来,杉木在能够主伐时,保留密度通常在初植密度的7成左右,即每亩留存的杉木会只有100-150株上下,就是很好的杉木林了。
杉木林平均树高杉木的平均高是指杉木林中所有留存木的平均树高,这与杉木的种植区域、立地条件、初植密度有一定的关系。
种植区域:最适宜杉木种植的地区,杉木平均高度明显要强于其它一般地区,在适生区中深山区强于山区,山区强于丘陵地区。
立地条件:土壤深厚肥沃、通透性好、腐殖质含量高的山场,杉木生长的营养充沛、具备持续的速生条件,杉木会长得更高。
初植密度:初植密度也会影响杉木的平均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密度越大,杉木会因为彼此间的相互竞争,“被逼”长高,以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密度小,失去竞争,杉木只生长在正常高度。
综上所述,要想杉木林值钱,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区域、立地条件最优越的山场,采取湿度密植,才能确保种植的杉木更值钱。
杉木林平均胸径杉木的平均胸径是指杉木在树高1.3米处的直径,因为这个高度与正常人胸高差不多,所以叫胸径。由于杉木干性非常强,特点就是上下粗细均匀,因此胸径越大,整株杉木就会越粗,价值自然就越高。杉木的平均胸径与良种壮苗、抚育管理、生长年限密切相关。
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指品系好生长快的杉木母树种子繁育的苗木,这样的苗木种植的杉木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速生年限长,可以持续速生,而普通种子繁育苗木造林会提早开花结实,速生没有持续性。
抚育管理:抚育管理是提高杉木平均高的关键手段。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管理得当,除萌及时,能够改善杉木生长环境,大大提高杉木的平均高。
生长年限:只要杉木未老化,尚处于生长阶段,那么生长年限越长,杉木的平均胸径就越大,但一旦杉木过了速生期,出现老化,杉木平均胸径的生长明显出现迟滞,需要砍伐更新。
杉木的平均胸径与平均树高是相辅相成的根系,杉木越高,胸径一般越大,杉木林自然就越值钱。要想杉木平均胸径超标,需要选择良种造林,加强抚育,增加生长年限。
如果您家的杉木林满足上述三个值钱的要素,密度能够达到每亩100株以上,平均高在14米左右,平均胸径达到18公分,这样的杉木林亩均蓄积是18.17立方米,能不值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