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苗族完整版贵州儿童:打糍粑,铜鼓舞芦笙舞

人气:261 ℃/2024-08-21 19:25:04

贵阳网讯 11月17日九点四十分左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丹江小学,响起一阵节奏欢快的音乐声,全校近3000名学生来到操场上,正“摩拳擦掌”准备做一场“炫酷”的课间操……

每天第二节课下课铃声响起,丹江小学操场上就会准时出现一个个“小红影”,身穿冬季校服的同学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操场上整齐划一来回跑动,中间还夹杂着苗族舞蹈动作。

据了解,雷山县丹江小学的课间操,与曾经“时代在召唤”等传统全国中小学生课间操不同,不仅仅是简单的伸展手脚,而是加入了“甩手晃动”“顺手顺脚”“打糍粑”等富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动作,还融入了铜鼓舞、芦笙舞等少数民族舞蹈。

“学校的这套广播体操,动作很有趣。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还缓解学习压力,能让我们在锻炼中找到自信。”雷山县丹江小学学生满荧炫说。

丹江小学体育老师郭秀伟,是《雷山县丹江小学苗族广播体操》的创始人之一。他告诉记者,雷山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前几年,丹江小学根据本地实际,将苗族舞蹈与当时推行的广播体操结合,把舞蹈中蕴含健身功能、动作科学、观赏性强的元素提炼出来,并将这些动作元素融合到广播体操动感的音乐规律和基础步法中,从而形成了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民族风”课间操。

郭老师介绍,《雷山县丹江小学苗族广播体操》总用时35分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通过《弟子规》的语言融合武术动作的《国学操》武术篇;结合芦笙音乐、融入芦笙舞、锦鸡舞等舞蹈的《苗族舞蹈操》蚩尤篇;以及用欢快且节奏性强的音乐让学生循环跑的大团结跑步操。

谈及为何编排这套课间操,郭老师说,之所以萌生将本地少数民族舞蹈与课间操相结合的想法,一方面是想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本民族文化,让学生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感,同时是为了响应国家“五育并举”的号召,丰富学生课间生活,不断增强学生体质。

“现在新鲜事物的冲击大,很多孩子慢慢不会说苗语,不会唱苗歌,所以我们特意在课间操中融入了芦笙舞,锦金舞及苗族生活场景动作,以此希望咱们苗族的文化不丢失、代代相传。”郭老师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杜娟)

编辑:李奕璇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