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天气,在心里满怀希望地期待一场大雪,在南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无数次,希望一觉醒来窗外白雪飞舞,迎接我的是一个轻盈诗意,玲珑剔透的世界。这样清彻净透的世界还得在诗中去寻: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
微雨意译:早上起来,枕头被子都一片沁凉,寒气入骨。抬头看见窗外一片洁白明亮,才知道原来夜里雪下得很大。半夜里不时听到的“噼啪”声,是厚厚的积雪把竹枝压断的声音。
在山中,百花尽凋、草木枯槁的冬日,总是感到深入骨髓的寂寞。日短天寒,平白地觉出几分瑟缩清冷,晚间早早拥被而卧。
雪,总于寂静的暗夜,无声无息,簌簌而落。半梦半醒之间,只觉衾枕沁凉,寒气入骨,听窗外竹林里噼啪作响,总以为会是松鼠、黄鼠狼或者野狗、野猫之类小动物冻饿极了,在竹林里上下跳窜,踢踏间弄出许多声音,在寂寥的山间,这便是天籁了。
晨起,但见千峰飞白,万树染霜,方知夜里簌簌之声,非关猫鼠,却是雪落。夜雪,总让人想起明代高启那句“雪满山中高士卧 ,月明林下美人来”。好生羡慕古代的高士异人,他们洒脱不羁,仅凭名气便可以肆意安卧,不必为稻梁谋,更无需蝇营狗苟。
月明林下,还有雅士、美人姗姗前来,清窥玄理, 闲敲棋子,妙谈风云,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