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粉紫荆秋天能种吗?宫粉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人气:289 ℃/2024-04-03 04:01:38

宫粉紫荆栽培技术规程

1 种子

1.1 采种

1.1.1 母树。选择生长良好、健壮及无病虫害的成熟宫粉紫荆植株为母树。

1.1.2 采种时间及方法。5 月后荚果陆续成熟,当荚果由绿色变成黑色、未开裂时击落收集。采种按GB/

T 16619 执行。

1.2 种子处理

荚果采集后在阳光下晾晒3~5 d,期间翻动2次,荚果裂开即可。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置于干沙中保存。

1.3 种子质量

千粒重200 g 以上,发芽率60%以上。

2 苗木培育

2.1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中性至微酸性壤土。其他要求按GB/T 6001 执行。

2.2 种子催芽

播种前,用60 ℃温水浸泡种子3 h,洗净后常温下保持湿润、催芽,每天用清水清洗1 次种子表面黏

液。待露白后播种。

2.3 播种

2.3.1 圃地。播种前,深翻30 cm,清除杂质,用400~600 倍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苗床以宽1 m、高20cm 为宜,留步道30 cm。

2.3.2 播种时间。播种时间3 月下旬至4 月下旬或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

2.3.3 播种量。播种量60~70 g/m2(300~350 粒/m2)。

2.3.4 播种方法。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平整好的苗床上,播好后再覆细土,厚约0.5 cm,浇透水并保持苗床湿润。盖上农膜,农膜边缘用土覆盖好。

2.3.5 播种后管理。出苗后掀开农膜,白天有太阳时用80%遮光率的遮光网覆盖。苗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每7~10 d 淋1 次500~800 倍******托布津或多菌灵药液。及时除草。

2.4 育苗

2.4.1 育苗容器及基质。采用8 cm×10 cm 规格的容器袋,基质用黄心土60%~70%、园土30%~40%,加2%磷肥混合配制。容器袋在苗床上带状排列整齐,苗床宽1.0~1.5 m,留步道30 cm。其他要求按LY/T1000 执行。

2.4.2 移苗。长出3 片真叶时移苗上袋。晴天移植宜在早、晚进行;移苗前1~2 d 将苗床和营养袋营养土淋透水;移苗时,用竹签起苗,每袋种植1 株。移植后淋足定根水。

2.4.3 管理。移植后随时检查,及时补苗、除草。移植后7 d内每天早、晚淋水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适当追施氮肥,第1次追肥浓度小于0.1%(约22.5 kg/hm2)。视苗木生长情况,每隔1 个月左右追肥1 次,以高氮复合肥,按0.1%~0.2%水溶液喷施。

2.5 苗期病虫害防治

2.5.1 病害。宫粉紫荆常见病害有角斑病、枯萎病及叶枯病等(表1) 。

2.5.2 虫害。宫粉紫荆常见虫害有大蓑蛾、褐边绿刺蛾及蚜虫等(表2) 。

2.6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按DB44/T245 执行。

3 种植

3.1 种植地选择

选择温暖湿润,土层厚度30 cm 以上,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

表1 宫粉紫荆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3.2 整地

3.2.1 整地方式。整地包括清理、打穴、施基肥、回土,宜于种植前1 个月完成。

3.2.2 栽植密度。栽植株行距2.0 m×2.5 m。

3.2.3 植穴规格。植穴规格50 cm×50 cm×40 cm。

3.3 基肥

3.3.1 施肥量。施肥以磷肥为主,每穴2 kg 有机肥和1.0~1.5 kg 磷肥作基肥。

3.3.2 施肥方法。穴内先回填2/3 表土,施入基肥,混匀,再回填表土满穴。

3.4 栽植

3.4.1 栽植时间。以3—5 月栽植为宜。

3.4.2 栽植方法。把植株放入穴内,培土、压实、覆土、压实。

4 养护管理

4.1 养护

种植后宜连续除草、松土、修剪。

4.2 施肥

施肥结合松土除草进行,每株施复合肥150 g。

5 成株期主要虫害防治

为害宫粉紫荆的主要有黄刺蛾、扁刺蛾、大蓑蛾、褐边绿刺蛾、蚜虫等害虫,取食叶片(表2)。

表2 宫粉紫荆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c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