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是某企业的员工,这天公司领导安排小玉值夜班,吃完晚饭后,小玉便离家去单位,不料在途中出车祸死亡,经过交通部门鉴定,对方负全部责任。事后,小玉的父亲到单位和劳动部门要求对小玉进行工伤认定,并按相关要求赔付。
劳动部门认定小玉不属于因工死亡,于是小玉父亲将劳动部门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作出撤销劳动部门作出的小玉不属于工伤的决定书,要求劳动部门对于小玉的工伤重新做出认定。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工伤的认定有时候很困难,但是在这方面国家出台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的,还在不断完善工伤保险的管理制度。
工伤保险,社保五险之一,它是在职工因工致伤、病、残、亡等情况下,依法获得经济赔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保保障制度。工伤保险是强制保险,是包含在社保五险之中的,按照《社保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在职职工购买工伤保险,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工伤保险的缴费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承担缴费责任,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基金,作为工伤保险支付的费用。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和社保其他五险是一样的,都是当地上年平均月工资的60%-300%,与其他保险不一样的是,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有多个档次,缴费的比例档次是根据单位所在行业的危险程度制定的,单位根据自身所在的行业,按相关比例缴费,不影响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
按照行业不同,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从0.2%-1.9%划分为8个档次(各地可能会在此基础上有所调整)。比如从事教育、餐饮服务、零售等风险小的行业,缴费比例就是0.2%;从事化学原料加工,采矿业等危险系数高的行业,缴费比例就按最高档次;而我们熟悉的建筑安装行业在工伤风险等级中被分在了第五类,其缴费比例大约在1%左右。
如果是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造成了伤残病亡等情况,就可以进行工伤鉴定,鉴定属于工伤的,就会按相应的规定支付相应的费用。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在工伤的鉴定上面,因为只要认定了是工伤,具体的工伤待遇都有固定的范围,很容易就能确定下来。
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故才能算是工伤呢?在《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了七种情况和三种视同情况,分别是:
第一、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这个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在上班的时候发生的事故,这里有个重要的条件“因工作原因”,如果说用人单位能证明是因非工作原因造成的伤害,那很可能不会被认定为工伤。
第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工作受到的事故伤害。虽然没有正式开始工作,但事故发生时所做的工作是为正式工作做准备的,比如搬运原材料等,或者是工作结束了,需要清理工作场所发生的事故。
第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比如阻止某些人不合理或是违法的行为,或者说阻止这些行为产生的报复行为;地震、火灾、房屋倒塌等受到的伤害。如果是员工因个人利益、私怨等原因造成的暴力伤害,不属于工伤。
第四、患职业病的。在一些有危害的环境中工作,很容易造成一些职业病,比如在一些尘埃较大的地方,容易犯“尘肺病”,这是和工作有直接关系,但是鉴定起来比较难,需要一些专业的医疗机构才能完成。曾经有案例,某位工人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因职业得了肺病,不惜开胸验肺。
第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外出的原因一定是从事与工作相关的事,比如参加工作相关的活动、学习、开会等,如果因工外出期间从事个人活动造成的事故,不能算工伤。比如出差到某地,遇到朋友一起去喝酒,结果身故的。
第六、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的。这里要强调的是“非本人主要责任”,事故发生后,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是无责任、次要责任、等同责任等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第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除此之外,还有三种情况,可以视同为工伤,享受工伤同等待遇。
第一、工作期间,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突发病包括心脏病、脑出血、心肌梗塞等。虽然这些病可能与工作无关,但是是在工作期间发生,并且抢救48小时内死亡的。这里有个关键点,那就是在工作期间发生,并且直接去了医院抢救,如果是感觉身体不舒服,回家休息后依然不舒服,然后从家里去医院就医,最后在48小时内死亡的,很能被认定为工伤。
第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并且得到有关部门认定的。
第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除此之外,有些情况是肯定不能被认定为工伤的,包括故意犯罪的、醉酒或者是吸毒的、自残或者自杀的。
如果是工伤的话,单位需在事故发生起30日内向劳动主管部门提出工伤认定,单位不申请的,劳动者个人可在事故发生一年内向劳动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务关系)、事故发的的经过及受到的伤害(时间、地点、原因等)等。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有一系列的取证、鉴定等过程,一般会在60日内给出书面答复。
工伤认定结束后,受伤员工就可以领取自己的工伤保险待遇了。工伤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三大类:工伤医疗期间的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
工伤医疗期间待遇包括:治疗费用、伙食费用、护理费用等,这部分一般是由单位垫付,报销后直接发给单位。另一部分是医疗期间的工资待遇,原工资福利不变,但是一般不超过12个月,因为后面会根据相关鉴定做出相应的补偿或者是赔偿。
伤残待遇,伤残待遇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鉴定等级(1—10级),一次领取本人月平均工资的27个月到7个月不等;二是伤残津贴,根据鉴定等级(1—5级)每月领取本人工资的60%-90%;三是生活护理费,按照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每月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30%-50%;四是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工伤鉴定等级(5—10级)享受一次性补助,具体标准由各地区自定。
死亡待遇,死亡待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丧葬补助金,一般为当地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二是供养亲属抚恤金,主要是职工生前供养的,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般为职工生前工资的40%左右;三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法律并没有规定户籍差异。按照今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今年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应该有95万左右。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自己的爱人、孩子、朋友等等。为了这些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希望各位朋友们在工作时能注意安全,最好是都不要去领取这个工作保险待遇。但是,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也不要忘记去申请这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