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宾馆建于1960年代,曾是中国第一高楼,初建是25层,1980年代加建2层,人称27层。
在文革前,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广州宾馆,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建设摩天大楼,是新中国的骄傲,是广州的地标。2010年代,广州宾馆被批准为广州市历史建筑,它是岭南建筑代表作之一。
宾馆简介
进入新时代,建筑已有50多年,显得有些陈旧,门前稍显冷落。疫情期间,生意冷清,正是宾馆装修改造升级的好时机。
30多年前虽然加建了2层,但是正规设计施工的,该房屋结构安全没有问题。加层的原因可能是酒店需要大的无柱宴会厅,在标准层难以实现,就只好往上发展啦。
维修中的麻烦出在消防设计难以过关,要让50多年前的老建筑适应目前的消防规范,难度可想而知。在业主同意牺牲部分房间,扩建楼梯间后,终于可以满足标准规范,实属不易。
2022年底,广州宾馆完成装修。虽然近在咫尺,一直无缘进来体验。上次听一个同事说,为了搞明白密室逃脱游戏到底存在什么安全隐患,自己就去连续玩了几次,增强切身感受。我也觉得有必要来切身感受一下历史建筑修缮亮点与难点了。
今天上午我来海珠广场开会,择日不如撞日,我就起了大早,七点半多一点就到了广州宾馆楼下,从侧门进了观光电梯,电梯只有1楼和25楼两个按键,中间不停。随着电梯不断上升,视野越来越开阔,海珠广场、珠江和海珠桥、解放桥尽收眼底。
广州宾馆南面风景
北面风景
到了25楼,再上一楼步梯,就到了得云宫餐厅,大厅中间无柱,一览无余。服务员得知我只有一个人,就让我选了一个小桌子。我点了一壶普洱茶,一碗粥,一碟糕,一盅两件,慢慢悠悠的品尝了起来。我一边吃,一边刷手机,查看酒店维修过程。当年业主消防报批遇到困难,我爱莫能助,无法解决,心存愧疚。现在看到工程已经完工,酒店开门迎客,心里很轻松,之前的内疚感也一扫而空。
一盅两件,饮早茶标配
大厅
不过,可能是疫情刚刚结束不久,客人比较少。我从服务员处得知,工作日人比较少,周末人多,需要排队拿号。
吃完后,我从另外的电梯下到大堂,发现一楼有一个与广州图书馆合作的小小图书馆。时间还早,我就拿起几本书消磨时间。
醒狮
醒狮
等会议即将开始的闹钟响起,我放好书,就出了酒店,穿过广场,去听专家们讲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