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报道三峡大坝,世纪工程三峡大坝震撼人心

人气:319 ℃/2024-08-31 01:56:04

来湖北宜昌,一定要来三峡大坝看一看。

三峡大坝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一项世纪工程,解决了很多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三峡大坝以5A景区的姿态免费向人们开放。可以说非常值得一去。

我们从宜昌市区出发,想要自驾去三峡大坝,听当地朋友说想进入三峡大坝是需要办理车辆通行证的。我们可以选择提前在网上小程序办理,也可以在进入三峡大坝之前的检查站现场办理。办理速度都很快,我们不需要过分操心这件事。

进入三峡大坝管理区之后,我们必须把车停在指定的停车场,然后乘坐景区的大巴车依次游览三峡大坝各个景点。因为自驾车进入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万一发生事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得不偿失了。

第一站我们会来到196平台,顺着电梯一路向上就来到了三峡大坝的最高点坛子岭,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壮观的五级船闸,还能远眺整个三峡大坝。视野开阔,登高望远,心情也会变好。

其实三峡工程,早在100多年前的1918年就被提出。当时孙中山先生撰写了《实业计划》这本书就提出了构想。

《实业计划》包含六大建设计划,建港治河部分提出开发三峡水力,利用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去大做文章,书中写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湖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这是关于三峡工程设想的最早记载。

离开坛子岭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徒步到185平台,也就是三峡大坝主坝的观景台。在三峡大坝里,所有的数字都代表了海拔高度,念起来也琅琅上口。

整个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3335m,坝顶高185米,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12年的时间,无数人的付出才有了如今这座宏伟的震撼人心的世纪工程。

我们在185观景平台就可以一览三峡大坝的全貌,非常震撼人心。远处是秭归县的新县城,烟波浩渺若隐若现,屈原故里就坐落在对岸,与大坝遥相辉映。

三峡大坝的建成,首先解决的就是防洪问题,没有大坝之前,我们时常看新闻会听到长江中下游因多日暴雨造成洪灾,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防洪效益显著。可为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口和150万公顷土地提供安全屏障。2015年,三峡水库连续第6年成功蓄水至175米。三峡向下游补水效益明显,试验性蓄水以来平均补水期为139天,年平均补水量157.6亿立方米。既能防洪又能抗旱,三峡大坝功不可没。

三峡第二大功能就是水利发电,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安装有32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和2台5万千瓦机组。2014年,三峡电站全年发电988亿千瓦时,超过伊泰普水电站,创造了单座水电站年发电量新的世界纪录。2015年三峡电站全年未出现弃水,水资源利用率首次达到100%。水能发电,比煤炭更加稳定,更加环保,三峡工程的功能性显而易见。

最后是通航功能,三峡水库形成后,极大改善了长江上游航运里程约660公里,同时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下游航道通航标准及船舶航行安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船顺着五级船闸缓慢通行,而小船可以直接利用连通器原理快速通过大坝。这也就是小船坐电梯,大船爬楼梯。

看完了大坝,我们乘坐大巴车来到最后一站也就是截流纪念园,在这里记录了曾经的建设者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建成了这座世纪工程。

在建造三峡工程时,沿岸的人民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三峡水库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湖北省、重庆市共20个区县,库区移民129.64万人,其中农村搬迁安置55.07万人,城镇搬迁安置人口74.57万人,整体搬迁县城8座,半淹半迁的城市2座、县城2座,整体搬迁和半淹半迁的集镇106座。坝区征地移民1.39万人。三峡工程共搬迁安置城乡移民131.03万人。

131万人牺牲自己的家园,支持祖国建设出如功在千秋的三峡工程。整体游览下来感触很多,在这里也向所有为了三峡付出的人们致敬。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