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鸡年。鸡年是按农历说的,公历没有属相一说。一般都认为鸡年是从农历正月初一算起,今年大年三十前半夜生的人属猴,后半夜就算是初一生人属鸡。其实,按传统的命理学、占卜学的说法,都是以“立春”作为生肖计算的依据!因为生肖本来是与地支同源,不能以过没过春节来定。只不过人们为了方便,就按春节定属相,传统的说法逐渐被人们遗忘。
2017年农历还是闰年,闰六月,所以按农历2017年就有十三个月,384天之多。按公历仍然是365天。
24个节气在公历中比较固定,基本上是每月有两个节气,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农历就不一样了,农历鸡年将出现“一年两头春”历法现象。即公历2017年2月3日,农历丁酉年正月初七,是一个立春节。公历2018年2月4日,农历丁酉年腊月十九,是又一个立春节。“一年两头春”在农历历法中是常见的正常现象。之前“一年两头春”出现在2004、2006、2009、2012、2014年,下一次将要出现在2020年。有“一年两头春”现象就会有“一年无春”现象,比如2005、2008、2010、2013、2016年就是“无春年”下一次将出现在2019年。那是因为适应寒暑变化,农历是每19个年头就包含7个闰月,就可能有7个“一年两头春”年,在19个年头当中也会有7个年头里没有立春节。
关于“两头春”或“无春”,过去有各种各样迷信说法,那纯粹是胡编乱造,千万不要听信,它与人们的吉凶祸福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对鸡印象好。我从小知道鸡能司晨,还有“闻鸡起舞”的故事。据《晋书·祖逖传》,“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读了让人振奋,让人立志。
毛主席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雄鸡一唱天下白,象征的是人民解放得见天日,乾坤朗朗,万民欢庆,人民自己的共和国屹立在东方。
许多大画家都爱画鸡,像齐白石、李苦禅、刘继卣、萧朗、刘奎龄、王雪涛、黄胄等。比如画家徐悲鸿画鸡,都是有所寄托,有所寓意的。我们看他所画的鸡,多是昂首挺立、怒发冲冠的公鸡,鸡的造型极为写实,尤其鸡冠与鸡爪的刻画,更见出他的笔法精细严谨,鸡的尾巴以浓墨大笔扫出,鸡冠红如火,鸡尾黑如漆,在粗与细,红与黑的对比中呈现出一种色调的和谐。徐悲鸿笔下的雄鸡就好比是勇士,表达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洁的品格,里面也蕴含了对和平、平安的祈求和祝福。
最早在《诗经》中像《齐风·鸡鸣》和《王风·君子于役》都有鸡的描写,借鸡的形象来叙事来抒情。
《齐风·鸡鸣》有人理解为妻子催促丈夫早起朝会的。其中“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用现代语说,大意是说大公鸡已经喔喔啼叫了,上朝的官员都到了。这又不像是公鸡在叫,那是苍蝇的嗡嗡闹。东方都已经蒙蒙亮了,官员们满朝堂了。这又不是东方亮,是那明月放光芒。虫儿飞来嗡嗡响,我乐意和你一起温好梦,可是上朝的官员们都快要散了,你我岂不会招人憎恨。
《君子于役》有人理解是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其中“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体,不日不月,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大意是说丈夫在外服役,也不知他服役期限还要多久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呢?鸡儿都进窝了,天已经这么晚了,羊和牛也从放牧地方回来了。可我的丈夫还在远方服役,我怎么能不想念?丈夫还在外面服役,遥遥无期又无法用日和月来计算,不知哪一天才能再相会?看看鸡已经栖息在窝里的小木桩上,天已经晚了,羊和牛也从放牧地方回来了。可我的丈夫还在远方服役,但愿他不至于受饥受渴吧!
别看鸡身形虽小,有时却能顶大用场。
我们读《史记·孟尝君列传》,知道有个“鸡鸣狗盗”故事,别看这位没有名姓的门客,他会学鸡叫,按说算不得多大本事,但是就在孟尝君急于逃出秦国,由于天未明,鸡不叫,守城门的就不肯打开城门,正在紧急关头,会学鸡叫的这位门客发挥特长,学了一声鸡叫,引起全城的鸡都跟着一起鸣叫,这才打开了城门,孟尝君一众得以顺利地逃离秦国。
鸡的叫声有时也被坏人利用。像高玉宝写的《半夜鸡叫》就是写旧社会,地主怎样剥削压迫农民和农民起来反抗斗争的的故事。地主周扒皮半夜里学鸡叫,为驱赶刚入睡的长工们起来下地干活。被长工们发现以后,大家非常气愤,长工们不甘心受压迫,他们在周扒皮鸡窝跟前学鸡叫的时候,齐声喊“捉贼”,长工们把周扒皮一通狠揍。地主婆闻声赶来,告诉大家被打的是老东家,大家这才住手,还故意表示惊讶。狡猾狠心的地主周扒皮白挨了一顿揍,地主婆无可奈何地扶着狼狈不堪的周扒皮回到屋里去,长工们都高兴得大笑不止,周扒皮半夜鸡叫的把戏被揭穿,再也不能玩了。
说鸡能司晨,指的的是雄性的公鸡,雌性母鸡不打鸣,只能抱窝下蛋。过去说牝鸡司晨,比喻妇人掌管政权,干预朝政,当然也含有歧视妇女的意思。
古时远自西周就有斗鸡的记载,《史记》和《汉书》上多处记有关“斗鸡走狗”之事。曹植、应瑒、刘桢都有《斗鸡诗》。应瑒诗中有“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足见斗鸡场面之大,直斗得通宵达旦,昏天黑地。刘桢诗中也有“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更是把斗鸡场面写得非常生动传神。
唐朝玄宗时期,贾昌只因为会养鸡就被选进宫受到重用。唐朝高宗时期,诗人王勃因为写一篇声讨斗鸡的檄文,得罪了亲王,遭贬罢官去职。
鸡年说鸡,该说的话还有很多,想起2017这个鸡年就要召开党的19大,确立*********同志为中央领导核心,改革开放奔向全面小康的步伐必将加快,我相信鸡年就会大吉,大吉大利不光是美好的祝愿,更是科学的预见,相信人民生活日益幸福安康的愿望必将一一兑现。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