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库姆沙漠分布及形成原因:沙漠威尼斯恰克图兴衰记

人气:433 ℃/2024-07-05 01:34:47

“恰克图”在俄语中的意思是

“有茶的地方”。

恰克图,清代中俄边境重镇,

南通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北达上乌丁斯克(今俄罗斯乌兰乌德)。

↓↓↓

茶道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在世时同俄国公使的频繁来往,使他多次得到“产自中国某些行省的上佳贡茶”。

在属于温带大陆气候的内蒙或者新疆的游牧民族,还有当时地处遥远俄国的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至今都保留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习俗。游牧民族以食肉和乳制品居多,蔬菜水果都吃得少,砖茶因为富含维生素多,已成为当地人的生命之茶。

我们再把镜头摇到地处中原的现河南省南阳社旗的赊店,那里的山陕会馆为斯时斯地建筑工程之冠。

沿着河南往南进入到湘鄂交界的湖北赤壁羊楼洞。明朝嘉靖初,羊楼洞有茶庄200多家,人口近4万。古镇有5条主要街道,百余家商旅店铺。“洞茶”远销边疆和海外,羊楼洞誉称“小汉口”。

然后一路向东穿越到三百多年康熙年间,武夷山脚下的梅古村村口,每年四五月间,每天聚集在梅溪上的船只多达三百多艘。

下梅村是当时晋商采茶运茶的起点,刚才所到之处,小晋只是选取了其中几个重要的地点,一路逆行追溯,而这绵延接近万里的道路终点,则是在五百年前的晋商们一路艰辛到达中俄边境的重镇“恰克图”。

◯恰克图条约◯

中俄两国于1727年(雍正5年)签订了《恰克图条约》,以恰克图河为界,将北边包括恰克图在内的约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随后,大清国在离恰克图130米远的南侧新建了一个中国风格的贸易商城,汉名叫“买卖城”,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南恰克图”。当时正在向东方扩张的俄国,在这个口岸与中国进行着包括茶叶、布匹、瓷器等各类日用品的易货贸易,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

“恰克图”的贸易周期:两个世纪

中国卖给俄国啥

中国从恰克图输往俄国的商品是以茶叶为大宗,此外,还有丝绸、棉布、水果、瓷器、大米、蜡烛、大黄、姜、麝香等。

俄国卖给中国啥

俄国向中国出口毛皮、纺织品、成衣、生革、皮革、工具、牛等货品。

“恰克图”和万里茶路的关系

恰克图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当时强大的晋商群体,应该说晋商造就了恰克图的盛极一时,也是恰克图造就了一代晋商。从福建经湖南、湖北、山西,晋商一路北上,穿戈壁走沙漠,通过资本运作把中国丰硕的物产,源源不断的运到恰克图,卖到遥远的俄国,然后从俄国商人的手里买回毛皮和纺织品,开辟了一条前后兴盛200年的连接中俄的商路——“万里茶路”。

“恰克图”和晋商的关系

祁县乔家的发迹是走出西口,“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进而把生意做出国门;榆次常家的发迹是先把生意做到张家口,然后做到恰克图,最后做到莫斯科;太谷曹家的发迹是在东北辽阳,从关内到关外,再到莫斯科;介休的侯家、范家、祁县渠家莫不如此。

“恰克图”的兴盛

恰克图贸易经久不衰,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特别是19世纪中叶前,中俄贸易几乎全部集中于此,小小的荒漠之丘,竟一时名声大作,成了中俄贸易的“咽喉”要道。俄文史料称其为“西伯利亚汉堡”;有的西方历史文献甚至称其为“沙漠威尼斯”。

“恰克图”的衰落三部曲

“恰克图”的历史意义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