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时知了都去哪了 夏日树阴里的,毛毛雨

人气:228 ℃/2024-10-17 18:28:14

冯骥才曾说过,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而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因为夏天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每一种昆虫都会给男孩带来无穷的快乐。

知了便是其中的一种。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知了是关于夏天开始的记忆,也是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

眼下正是三伏天,正是盛夏味道最浓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被法布尔誉为“不知疲倦的歌手”的小虫子仿佛一夜之间就把金华的小区、公园、大街全都占领了,开起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演唱会。

不过,当你走过树荫,聆听它们的好声音时,可得留心一下它们的“暗器”。

树下飘起“毛毛雨”

“大晴天怎么突然下雨了?地上还湿湿的。”前几天,小谢和朋友路过金华市区人民西路时,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下被一阵“毛毛雨”淋了一身。

刚开始还以为是空调滴水,抬头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棵十几米高的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知了,颜色黑黢黢的和树皮很像。

在阳光的缝隙里,枝叶间一会儿下起毛毛细雨,一会儿又喷出一股股水柱,在空中飘散开去 。

这肯定是知了们的“杰作”了。不过,飘下来的水黏糊糊的,也不知道是什么。

会不会是树汁?或者是知了的口水呢?还有人说这是知了撒的尿,因为书上说知了是靠吸树的汁液生存的,喝多了当然会尿。

小谢的朋友抑制不住好奇心凑近树干闻了闻,感觉没什么气味,又用手指粘了点水,伸到嘴里尝了尝,有些勉强地得出结论,“有点甜的,应该是树汁吧”。

原来是知了撒尿

不过,如果这位勇敢的小伙子知道了真相,可能要为自己的莽撞行为大呼后悔了。

“这是知了在撒尿啊。”土生土长的老金华陈先生乐呵着说。

在老陈的记忆里,金华每年的夏天就是从一浪高过一浪的蝉鸣中开始的。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背过很多有关蝉的诗,比如‘高蝉多远韵’、‘清风半夜鸣蝉’等等,都是高洁的象征。

金华的土话里,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蚱蟟’、‘蜘蟟’。小时候,每到夏天,男孩子最爱干的就是抓知了,做一个网兜,一中午就能抓到不少。”

“知了撒尿这种常识,现在估计没几个孩子知道了。”陈先生说,儿子小时候听爸爸说起捉知了的童年往事,会睁大了眼睛一脸疑惑地问,“知了飞这么高怎么捉啊,爸爸又不会飞?”

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捉知了也许永远成了停留在父辈记忆里的一个故事。

关于知了“撒尿”

大树底下的毛毛雨,确实是知了撒尿吗?

“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可以这么说。”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昆虫学专家阮永明教授笑着说,因为这些液体确实是从知了体内的“直肠”排出的,这不是小虫子爱恶作剧,而是它特定的饮食和生理结构决定的。

问题一:知了是吃什么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尿?

答:古人认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都把它作为高洁的象征。其实我们现在知道,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以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为生,而成虫则是吸食树木枝干的汁液。

所以知了特别喜欢群居在水分多、营养足的大树上,但是树汁里往往糖分很高,蛋白质含量却很少。为了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知了就不得不大量吸食汁液,然后把过多的糖分和水分排出体外。

问题二:知了的生理结构是怎样的,它是如何撒尿的?

答:知了没有尿道,那些液体都是通过“马氏管”排泄出去的。“马氏管”是知了体内一根细细的管子,能把知了体内的含氮废物转换成尿素尿酸,排出体外。

问题三:一只小小的知了能排多少尿,居然能在大晴天下起毛毛雨?

答:这一点目前还真没人去仔细研究过。主要还是和它的“饭量”有关吧。其实每只知了喷出的液柱都是很细的,结束得也很快。但如果树上知了多了,就会让人感觉水雾一直没有停过,才会觉得像下起了毛毛细雨。

题四:有人说知了撒尿是遇到敌害时的一种防卫方式?

答:这些说法,科学研究还没有相应的结论。其实,知了撒尿完全达不到防卫的效果。打个比方,一个人被逼急了,也会朝人吐口水,但是口水有多少攻击性呢?

百科

More+
首页/电脑版/网名
© 2025 NiBaK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