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大师梅兰芳7岁时,家里曾经请来名小生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给他说戏。
那时的梅兰芳,还没有显出他唱戏的天分来,当时教授的不过是青衣的一些入门戏,可简单的老腔,教了多时,梅兰芳却不能上口。朱先生急了,冲口而出:“祖师傅没赏你饭吃!”就拂袖而去,不愿再教。
梅兰芳成名以后,再见到朱先生,朱先生很羞愧地对他说:“我那时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梅兰芳笑着安慰朱先生:“您快别说了,我受您的益处太大了,要不挨您这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发奋苦学呢。”
真正大气的人不会在别人的夸赞中洋洋得意,得意而忘形;也不会在别人否定打压时自暴自弃,颓废不前。
梅兰芳的《霸王别姬》是一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次,他正在舞台上演出《霸王别姬》,突然,台下有一人起身大声说道:“什么名角,徒有虚名!”
大家循声望去,发现是位老者。老者迅速转身离场,众人惊愕。
演出结束后,有人把此事告诉梅兰芳,一些人劝他:“算了,别跟无名之辈计较,那可降低了您的身份。”
但梅兰芳却说:“计较当然不必,但我一定要找到他,向他讨教。”
之后,梅兰芳托人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那位老者,老者名叫朱山东。梅兰芳亲自去拜见老人,见老人在庭中舞剑,剑法行云流水,别具一格。梅兰芳三次鞠躬,恳请赐教。老者念其诚意,便收梅兰芳为徒。
之后,梅兰芳武戏中的剑法,成为刻划人物性格的“点睛之笔”。为他的表演锦上添花。
古语说:“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梅兰芳大师之所以被人崇敬,“流芳于世”,并不仅仅因为大师精湛的技艺,还因为大师的德行涵养和令人敬佩的“家国情怀”。
而拥有这些高贵的品质和极高的个人成就,和个人的“气度”密不可分。一个人只有能容忍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正视且勇于改进,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走得更远,站得更高。而站得高了,眼界就会越开阔,学到的东西就会越多,想到的东西就会越长远。“气度”与“才华”彼此相辅相成,最终站到更高更大的人生舞台。